“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工廠存活,這些都離不開錢的流動性。”
陸野的回答,讓蘇耀眼睛一亮。
一直以來蘇耀都認為陸野是一個非常聰明,卻很有能力的年輕人。
卻是沒有想到,陸野對經濟方面,竟然也有著如此透徹的理解。
竟然一句話就清楚地解釋了提倡消費,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你說的一點都沒錯,就是這樣。”
“食,也是如此,我們固有的計劃經濟,已經無法滿足國家發展,以及人民日益上漲的消費需求,從以前的吃不飽,到現在的吃不好,人民破解的希望改變,而我們現在也正處于從計劃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之中。”
“現在我們說到住,房地產的分開,也與經濟發展存在著極其密切的關聯,交易的稅收、土地的增值、百姓對住房的需求,這些都很容易造成房價的快速上升,甚至會出現泡沫......”
房地產泡沫這個詞,是蘇耀在書上看到的。
充分借鑒美麗國以及倭國的房地產經濟案例,蘇耀已經看到了房地產過快發展房價過度上升,所帶來的危害。
這也是蘇耀此刻最擔心的問題。
不過好在,華夏的房地產還沒有全部開發,濱江這邊雖然剛剛公布政策,卻也是剛破殼的小雞,距離所謂的房地產泡沫還很遙遠。
陸野也沒想到,蘇耀竟然也已經看到了那么遠。
對于陸野來說,蘇耀看得遠,了解的透徹,反而更好,那樣溝通起來,才更加的高效。
“叔叔,在我看來,所謂的房地產,其實應該分成兩類。”陸野說道。
“哦?”蘇耀來了一些興趣:“你說說,是哪兩類。”
陸野當即說道:“就是老百姓住得起的,和老百姓住不起的。”
“縱觀華夏歷史,這樣的案例可不少,比如:千金易得,一屋難求,縱使散盡家財,難換畫梁三寸。市井小民終歲勞,不抵檐角一片瓦。”
“這說的不就是房子嗎。”
“無論是什么制度的國家,城市的發展都必然遵循著,城市中心商業化,工廠外遷,居住區圍繞商業中建設這一發展規律。”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財富會逐漸向一少部分人傾斜,逐漸形成有錢人和窮人的兩個層級。”
“有錢人追求高品質的住房,沒錢人只求能有片瓦遮身。”
“這是歷史在當下的投影,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不會以某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所以我認為,房子,只有買得起和買不起之分。”
蘇耀全程仔細聽著陸野的話,并在腦海里細細的分析著。
長安房貴,寸土寸金,城外郊村茅舍不值十文。
房子,還真是只有買得起和買不起的分別。
“你說的不無道理,可這也是我擔心的地方,房改之后,房屋可以上市交易,房價必然會上漲,老百姓本就無房可住,將來更是買不起,這不是...”
蘇耀本想說出造孽兩個字,可是最后卻是又咽了回去。
“叔叔,我有一個想法,可以讓買得起房子的人住上有品質的房子,讓沒錢的人也有房子可住。”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