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務這一塊,除了剛剛創辦《祖國紀事》的時候賭了一把以外,其它時間克拉耶夫斯基基本上都是謹小慎微,盡量讓雜志的財務狀況不會出現什么差錯,因此每一期的印刷量的話,克拉耶夫斯基往往是穩步推進,在現有的基礎上稍微多印那么一點。
但是現在的話,克拉耶夫斯基發現自己好像已經是個激進分子了
完全就是在大步前進,偏偏他還覺得就算這樣了也不會出什么差錯。
對此克拉耶夫斯基只能說多虧了他的努力,否則雜志怎么可能蒸蒸日上?
嗯,跟那位年輕人也有點關系就是了
而就當最新一期的《祖國紀事》在不斷地被印刷出來的時候,就在圣彼得堡的街頭,一位瘦小的金發年輕人,此時此刻也正在為自己的前途感到一定的期許和擔憂。
至于原因,就像他在信中所寫的那樣:
“哥哥,我提出了辭呈,我向你起誓,我再也不能繼續任職了。本來這樣的生活即便艱苦,我也仍認為我能再堅持一段時間,但自打在雜志上看到那位先生一篇篇精妙的小說之后,我就再也抑制不住創作的熱情了。
而我目前的工作大大地影響了我的進度,也常常讓我覺得我在虛度光陰。
盡管我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此刻我連添置衣服的錢都沒有,但關于我的生活請別擔心,一塊面包我很快會找到的。我將拼命工作
好在我的小說進度不錯,近來我正在對他進行最后的修改,等真正完稿后,我就準備先念給我的朋友格里戈洛維奇聽聽,他在圣彼得堡的文化界似乎有一些朋友,或許他聽了我的小說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幫我。
但是誰知道到底能不能行呢?我想過直接寄往《祖國紀事》,但聽人說,他們那里積壓了許多稿件,輪到我的時候估計要半年以后了,而且新人發表了也不會給稿費”
他的情況大致就是這樣,既然如此,他又如何能不發愁呢?
其實硬要說的話,他的工資以及他分到的那一部分遺產,已經足夠他過上富足的生活,但大抵是因為染上了一些壞毛病的緣故,陀思妥耶夫斯基目前不僅沒有錢,甚至身上還背了一筆不小的債務。
但即便如此,我們的老陀還是選擇了勇敢追夢,試圖在寫作上有所成就。
而既然一說到寫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不可避免地想到了那位近來聲勢越來越大的米哈伊爾。
對方的作品確實配得上他的名聲就是了。
而像他這樣一位先生,想必如今一定已經很富有了吧?
應該就是天天都吃白面包,喝最好的茶水,參加各種聚會,被各種小姐們圍在一起,是社交場上的中心
光是想想這位越來越有名的先生的處境,年輕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就羨慕的直流口水。
什么時候我才能過上像他一樣的日子呢?
抱著這種強烈的愿望,年輕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孤獨地走在大街上。
事到如今的話,他其實對他即將完成的那部小說十分滿意,但就是如何投遞出去讓他犯了難。
而在滿意的同時,陀思妥耶夫斯基偶爾也會想到那位名為米哈伊爾的作者的作品,只要想到了,他的信心就也稍稍有些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