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夸他,”她尋思,“夸他什么呢——不知道。作家,詩人……這作家到底算老幾呢?”
這樣的反應在讓娜佳感到有趣的同時,倒是也自己在心里反駁了起來,作家、詩人,特別還是像米哈伊爾那樣的,就算是伯爵和公爵也換不來!至于說年輕瀟灑、胸前戴滿勛章、由法科學校畢業的六等文官,娜佳覺得是有機會的。
畢竟米哈伊爾的學業還未完成,以他的才智,自己家在有些部門里也有著不錯的影響力,如果這樣的話
想著想著,娜佳突然也開始幻想了起來
幻想了好一會兒,娜佳便繼續看了下去。
“我”因為文學事業的成就,大有愛情和事業雙豐收的架勢,一家人也是在這這樣幸福的時刻開起了玩笑,說起來對未來的規劃,這樣和和美美的場景看著看著就讓人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娜佳在為這樣的故事感到高興的時候,倒是又想了想別的事情,畢竟這個“我”確實有很多米哈伊爾的影子,以至于讓娜佳都開始懷疑米哈伊爾是不是真的跟一位一起長大的姑娘有過什么關系,但是仔細想了想自己打聽來的消息,這位心思變得很快的姑娘總算是又沉下心去讀后面的內容了。
而她本以為會是一個一直美好下去的故事,豈料僅僅一年過去,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而是因為在這一年中我好像熬過了十年,我的娜塔莎在這一年中也好像過了十年。我們兩人之間已經橫亙著一條鴻溝……”
與此同時:
“當時他們正憂心忡忡,因為跟瓦爾科夫斯基公爵的那場官司,現在變得對他們兇多吉少那位小公爵(這場官司就是因他而起),約莫五個月前,居然找到了一個機會來看望伊赫梅涅夫。老爺子本來就很喜歡他的心肝寶貝阿廖沙,把他視同己出,前一晌幾乎每天都在念叨他。
他這次前來,老爺子家當然歡天喜地地接待了他從此,阿廖沙就瞞著他父親常常來看他們,而且來得越來越勤了。”
看得出來,官司的情況在惡化,而“我”的感情的惡化,似乎也與這位小公爵有關,之所以有這場官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爵在將他的兒子寄養在養父這里時,傳出了他的兒子跟管家女兒的謠。
對此一心想往高處爬的公爵自然不可能接受,由此也漸漸開始相信其它謠,認為管家偷了他的財產。
到了這里,娜佳本以為事情已經不能更糟糕的時候,在壓抑的氛圍中,女主人公娜塔莎的選擇卻是讓她感到難以置信,那就是在這段時間里,娜塔莎確實與公爵的兒子有著戀情,但因為兩家的關系,她到頭來似乎只能選擇一方。
而對于這種狀況再加上公爵兒子的承諾與另一位有錢的小姐的出現,娜塔莎做出了選擇:
“娜塔莎,你明白嗎?你會要了你父親的命的!你好好想過這個嗎?要知道,他父親是你父親的仇人呀。要知道,公爵侮辱了你父親,懷疑他偷了錢;要知道,他曾罵他是賊。要知道,他們正在打官司
這還沒什么!這還是次要的,你知道嗎,娜塔莎……(噢上帝,這一切你都是知道的呀!)你知道公爵還懷疑你父親和母親趁阿廖沙在你們鄉下作客的時候,故意讓你去接近阿廖沙你想想,你只要想想,你父親受到這樣的誹謗后心里有多難受,有多痛苦啊”
關于這一切,娜塔莎似乎都非常清楚,但她最終還是在痛苦中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這里面當然摻雜了很多復雜的意味,對于愛情的盲目,公爵兒子另一種意義上的軟弱和欺騙,愈是痛苦便愈是能感受到愛情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
那么這是一種對于愛情的訓誡態度嗎?亦或者就是展現出一種獨特深入的心理狀態,似乎隱隱約約間能在俄國社會里面感受到這種不知名的情緒。
而最后的這句:“這就是我的全部幸福史;我的戀愛故事也就這么結束和收場了。現在我再繼續講前面中斷了的故事。”
倒是也讓娜佳不由自主地思考起了米哈伊爾對于愛情的態度,總感覺有些灰暗,那么要直接問問他嗎?還是旁敲側擊一下?
總而之,這部的發展和那種特殊的心理狀態是如此富有沖擊力,幾乎都讓這位十七歲的姑娘有些暈頭轉向了。
驚詫之余,也是不由自主地想看到后面的故事。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問一些事情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