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的包子餡突然走味——他偷摻的辣醬在面皮里析出鹽花,咬開竟形成“裕泰”字樣的結晶。
第四幕:秘方風波
臘月二十三祭灶夜,醬園后墻突然坍塌。陳師傅在瓦礫中刨出個陶壇,封口的黃泥上印著帶指紋的北斗七星。老漢抱著壇子渾身發抖:“師父臨終前埋的,說非到萬不得已……”
壇中并無秘方,只有半壇黑褐色的醬渣和一本潮損的賬冊。鐘伯的枯指劃過“丙申年”條目:“臘月賒黃豆二百斤,次年端午以醬抵債。”劉建軍突然想起豆坊柳青磨盤上的“丙申年校正”刻痕,面缸里的老面渣無端發起酵來。
爭執爆發在小年夜。醬園老漢指控豆坊偷了曬醬秘方,柳青的銅勺磕在石磨上,北斗凹痕正對醬壇底的七星泥印。暴雨忽至,咸澀的雨水沖開醬渣,賬冊上的墨跡在青石板上暈成渤海灣的潮汐圖。
第五幕:咸淡江湖
除夕守歲夜,整條街的燈火暗了三刻。醬園的十八口醬缸突然共鳴,聲波震碎了包子鋪的腌菜壇。劉建軍的老面在震蕩中瘋漲,菌絲攀著醬香織成穹頂,將梧桐街籠在琥珀色的光暈里。
老漢抱著空醬壇跪在瓦礫堆前,壇底突然掉出片魚骨鑰匙。鐘伯的《鹽策》殘卷在風中翻動,泛黃的“膠澳鹽圖”正與青石板上的潮汐紋重合。柳青的銅勺引著北斗星光,醬汁在菌絲網上流淌成銀河。
晨光破曉時,最后一滴醬汁墜入面缸。劉建軍掀開蒸籠,十八道褶的包子裂成醬色蓮花,蕊心凝著顆海鹽結晶。對街醬園掛起新匾,老漢和柳青并立檐下,曬場上的醬缸列成北斗陣,缸沿鹽霜映著未化的雪。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