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綦這位少年皇帝,順理成章的便成了名門閨秀心目中的上等“肥肉”,只等著大家下筷子了。
而故事就發生在這一年的秀女大選。
*
聞人狄——年近花甲,當朝宰相,手攬大權,門下食客數以千計。家中女眷不計其數,才貌均出眾者比比皆是,其長女聞人雨漣更是貴為當朝漣貴妃,深受宇文綦的寵愛。
此次大選,聞人狄決定再送進宮一名女眷。
其一,有了漣貴妃的照應,該女子只要中上品就可一步登天。
其二,漣貴妃已經年近二十八歲,比宇文綦還要虛長兩歲。女人在這個年紀已經開始趨于弱勢,尤其是在風云變幻的后宮,面臨諸多年輕貌美者,漣貴妃的年紀更是以色示人者的大敵。而為了保全聞人家在四妃位中能占牢一席之地,送個更加年輕貌美、知人識趣的女子進宮,勢在必行。此人不但要嫵媚聰慧,更要懂得鋒芒暫避、韜光養晦之道。
須知道,僅靠揣度帝意,博得圣上贊許,便以為穩固者乃是下下策,實則皆因聰慧暴露表面徒有危險。而當真聰慧者,便是最懂得藏其優點,適時趨于弱勢,雖于旁人眼中乃平平之人,卻可細水長流。筆趣庫
聞人狄思來想去,除了末女聞人墨今具備了這些要素之外,實在難有第二人能出其右了。
說起聞人墨今,也算是京城頗有名氣的閨秀。
容貌上品,與當今的憐賢妃——禮部尚書慕容憐茵、戶部尚書之侄女上官琉玥并稱三大名媛。
但墨今最迷人之處,要數體態均勻有致與風姿窈窕了,本出色的姿容再加上聞人家多年來刻意培養出舉手投足間的嫻雅氣質,顧盼間流光溢彩,婉轉間懾人心魄,一一行皆拿捏得宜,知進退,并非張揚跋扈、艷色過于外顯之流。
但是于外人眼中,比起憐賢妃、上官琉玥二人的才氣性情,墨今則略遜一籌,文采也只屬普通之流。若論當朝為官,才氣自是不能馬虎。可是墨今的最大幸運就是生為女子,而且是當朝宰相最喜愛的末女。對于一個不論是家世,還是姿容都注定要屬于皇上的女人來說,才氣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尤其是當朝皇帝并非過于看重此點,比起鋒芒太露者反而更喜溫雅恭順之德。
更何況漣貴妃,憐賢妃皆屬當朝數一數二的才女,后者更有堪比狀元的文采,曾被宇文綦戲“女先生”之稱,在民間廣為流傳。sm.Ъiqiku.Πet
如此,聞人家若是想再送進宮一名以才博厚賜的女子,不但占不到半點優勢,一個弄不好還會淪為憐賢妃的陪襯。這般不討好的做法不是聞人家的作風,既然要送自然要送更出類拔萃者,前所未有者。
自然,過于出眾者自會容易成為其他秀女攻擊的對象。
為了防患于未然,漣貴妃早已在宇文綦耳邊提過,末妹膽小怯懦、惹人憐愛,誠有天人之姿,但身處秀女之中怕是會受委屈等。宇文綦一聽便念漣貴妃顧妹心切,墨今又是丞相愛女,遂特恩準墨今在內的三名秀女不用待選直接受封才人,擇選良辰吉日納入后宮。
此三名秀女正是宰相末女,民間傳容貌驚人的聞人墨今,戶部尚書侄女,才貌雙全的上官琉玥,以及兵部尚書次女,活潑靈秀的東陵寶彌。
*
入宮前一晚,墨今獨自一人呆在閨房,滿目皆是曾經所讀詩詞、傳記,上面的每頁紙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己的注釋解析,只可惜這些書是不能帶進宮了。父親千叮嚀萬囑咐她不能太過露出所讀所想,凡格物致知亦要拿捏火候,所謂吟詩作對也只能稍作敷衍。
正是因為墨今的聰慧,看事總比旁人多幾分,她才能明白父親的苦心。以墨今的容貌來說,若是再富有滿肚文采,對國事熟悉于胸,于天下事侃侃而談,別說在后宮必是遭人妒恨,恐有性命之憂,即便皇上亦不能容。
墨今很懂得在如何取悅他人的同時,又保留自己的一點小矜持,所以深的宰相府上上下下的關愛。長輩們怕她受到無聊的滋擾,分外保護,兄長們怕她受到日曬雨淋,出門更是前呼后擁,下人怕她稍有閃失,更加不敢怠慢,時刻關注。
但是,墨今并沒有因此就自傲自大,她更加謙遜的對待旁人。
如果說墨今是維諾云云、羸弱不堪的相府小姐,倒不如說她有分懶得爭權爭寵的淡然,只是至今尚無人看到這點,全以為她是生性恬靜乖巧、沉默寡。
琴、棋、書、畫,墨今都有涉及,除了這是相府女眷必備的功課以外,更是她打發時間的消遣。話說回來,墨今就算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滿腹經綸也無用,畢竟她進宮就是打著貌若天仙、才華平平的名號的,自該稍作掩蓋鋒芒。.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