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王朝1566 > 正文 第三十九章

            正文 第三十九章

            滿滿的一碗湯藥,黃錦雙手捧著,為了不讓湯藥漾出來,他那只跛腳便走得更小心了,慢慢捧到床邊,又慢慢遞到靠在床頭的嘉靖嘴邊,嘉靖湊過去先喝了一大口,接著伸出兩只干柴般的手接過藥碗,深吸了一口氣,竟一口將那一大碗藥喝了。

            黃錦紅著眼,接過藥碗,連忙從床邊的幾上拿起那塊濕棉巾替嘉靖揩了嘴揩了胡須。

            “扶朕起來,替朕梳洗。”嘉靖望著黃錦。_網

            “主子。”黃錦苦望著他,“見自己的兒子孫子,也不是外人,就在床上躺著吧。”

            “他們就是你們將來的主子,朕得給他們一個好的模樣。找一找,幫朕把那套朝服找出來。”嘉靖深望著黃錦。

            “是呢。奴才明白呢。”黃錦聲音喑咽了。說著背過身去,揩了揩眼淚,跛著腳走到墻邊那幾只大衣柜旁,想了想,揭開了最里邊的柜蓋,拿開了一塊明黃色的緞錦,見到了擺在最底層那頂皇冠和那件龍袍。

            黃錦身子埋了進去,雙手抄著龍袍連著皇冠一起捧了出來,走到床邊,放在了另一只床幾上。

            嘉靖:“把蒲團拿開,叫他們將殿里那把椅子搬進來。”

            黃錦走到精舍門邊:“將大殿里的御座抬到精舍來!”

            立刻有兩個殿內的當值太監應聲先去抬了那把圈背龍椅,然后小心翼翼地向精舍方向抬來。

            裕王和世子都穿著禮服,這時就跪在大殿外的跪墊上。陳洪躬著腰在一旁陪侍著,時刻等候傳喚。

            那口裝著神龜的鎏金銅缸擺在他們身后。

            兩個當值太監把龍椅擺在了原來蒲團的位置,立刻躬腰退了出去。

            黃錦這才靠過去,先在床上替嘉靖將朝靴穿了,然后跛到床頭,將嘉靖的一只手臂挽放在自己的頸背上,半扛半扶地將他挪下了床,攙著他走到圈椅前坐下。

            接著給他梳頭,挽好了髻,又絞了一塊面巾替他凈了面,又拿起另外一把梳子在金盆里蘸了水替他梳好了胡須。

            這才去捧起了那件龍袍,正犯愁怎樣才能給他穿上,一轉身發現嘉靖已經挺直了腰板,自己站在那里。

            黃錦連忙跛著腳奔了過去,抖開龍袍在他背后半蹲了下去,將內袖口對準了他的雙手往上提了上來,連忙又繞到他的身前替他系好扣子,系好玉帶,扶著他坐了下去,又去捧了那頂皇冠在椅子背后替他戴上,將那根長長的玉簪從帽子左側的孔眼里慢慢插了過去,從帽子右側的孔眼里穿了過來。

            一番梳洗穿戴完畢,黃錦的淚線穿珠般滴了下來。二十多年了,他望著眼前突然換上皇冠龍袍的主子,是那樣陌生,恍若夢幻。

            嘉靖:“是不是很難看?”

            黃錦:“回主子,是天日之表。”

            嘉靖:“那你哭什么?”

            黃錦:“奴才是心里歡喜。”

            嘉靖:“拿鏡子來。”

            黃錦立刻跛著腳去案幾上捧過來一面鏡子,半蹲著照向嘉靖。

            嘉靖在鏡子里也看見了一個陌生的自己,一個恍若隔世又露出下世光景的自己,慢慢說道:“‘三花聚頂本是幻,腳下騰云亦非真。’傳他們進來吧。”

            黃錦先去放好了鏡子,才跛到精舍門口:“有旨,傳裕王和世子覲見!”

            裕王領著世子出現在精舍門外,一大一小在門檻外跪了下去。

            裕王:“兒臣朱載垕率世子朱翊鈞叩見父皇!”

            望著兒子,嘉靖神情凄然,看到孫子,眼睛亮了一下:“進來。”

            裕王:“是。”立刻站起,又拉起世子走了進去。

            一只繡墩已經擺在嘉靖的身側,黃錦雙手移了移繡墩:“皇上賜裕王爺坐。”

            裕王向父親又長揖了一下,挨著繡墩坐了下去。

            世子對這個人人懼怕的皇爺爺天生就骨子里親,可今天乍然見到他皇冠龍袍端然高坐,一時便生了怯意,站在那里不敢過去。

            嘉靖無力地笑了一下,又無力地拍了一下掌:“朱翊鈞過來。”

            世子這才走了過去,嘉靖伸出手,世子也伸過去手讓爺爺捏著。

            嘉靖望著孫子:“《禮記》上有一句話,說是君子抱什么不抱什么,師傅教過你沒有?”

            世子:“回皇爺爺話,師傅教過,是‘君子抱孫不抱子’。”

            嘉靖又無力地笑了一下:“看起來你那個師傅還稱職。可皇爺爺現在病了,抱不動你了。黃錦,再搬個墩子,讓你們的小主子坐在朕身邊。”

            黃錦賠著笑立刻又搬來一個繡墩挨著嘉靖的龍椅,便去抱世子。

            世子:“不用,我自己能上去。”說著一跳,便跳上了繡墩,挺著腰板,兩條小腿懸在空中,坐在嘉靖身旁。

            嘉靖這一次是真的笑了:“還是朕的孫子更像朕。聽說你給朕送來一樣東西,是什么東西?”

            “父皇。”裕王擔心世子說錯話,盯了他一眼,把話接了過去。

            嘉靖:“朕沒有問你,讓朱翊鈞說。”

            世子卻不敢說話了,望著父親。

            裕王:“回皇爺爺話吧。”

            “是。”世子這才又轉望向嘉靖,“回皇爺爺的話,父王和臣敬獻給皇上的是天降的祥瑞,不是東西。”

            嘉靖:“好。那就敬獻上來吧。”

            黃錦立刻對外面傳旨:“將裕王爺和世子敬獻給皇上的祥瑞請進來!”

            陳洪自上回做了過頭事,一直被嘉靖壓著,現在竟連精舍都不能隨便進去了,尤其今日,三代主子在位,自己卻只能站在大殿門外候差,那張臉便一直陰沉著,愣在那里出神,這時竟連里面的傳喚都沒能反應過來。

            四個抬銅缸的當值太監都望向了他,見他仍然沒有反應,其中一個只好輕聲喚道:“老祖宗,里邊傳旨了,叫將祥瑞抬進去。”

            陳洪猛省過來:“那還不抬進去!”

            四個當值太監立刻抬起了銅缸,邁進精舍。知道嘉靖不能起身,便將那銅缸抬在離他面前只有一尺的地方。

            其他人又都退了出去,精舍里只有嘉靖、裕王、世子和黃錦四個人。

            嘉靖的目光望向了銅缸里那只神龜。

            病中,目光昏眊,嘉靖費力地去看龜甲上那幾個字,還是看不清楚,便轉望向世子:“朱翊鈞,你告訴皇爺爺,龜甲上是什么字?”

            世子有了顯示的機會,大聲答道:“是。回皇爺爺的話,龜甲上刻的字是‘漢文帝后元初年戊寅’,這是天降的祥瑞,距今已經有一千七百三十年了!”

            “哦?”嘉靖目光亮了一下,又望向銅缸里的神龜。

            世子在府里已被教了好些遍,這時也不知什么時候該說什么時候不該說,打開了話匣子,顧自說了起來:“皇爺爺,史書上說漢文帝是賢君,天下人都說皇爺爺就像漢文帝。那個海瑞卻說漢文帝和皇爺爺的壞話,上天便降下了這只神龜,就是要讓他們明白,海瑞的話說得不對。”

            裕王世子和黃錦都望向了嘉靖,等著即將顯出的龍顏一悅。

            可他們沒有等來嘉靖的喜悅,見到的只是他茫然的目光和沉思的神情。

            他們聽不到,嘉靖的耳邊正響起一個聲音,是海瑞在詔獄里那段話的聲音:“漢文帝不尊孔孟崇尚黃老之道,無為而治……猶有親民近民之美,以百姓之心為心,與民休養生息……當今皇上以一人之心奪萬民之心,無一舉與民休養生息……不如漢文帝遠甚!”

            ——最失望的是世子,孩童心性,這時雖也有些害怕,還是忍不住脫口說了出來:“皇爺爺,臣說得不對嗎……”

            嘉靖從沉思中省過來,發現幾個人失望的神態,也不想掃他們的孝心,強笑了一下:“朕的孫子說得對。朱翊鈞,你給皇爺爺敬獻了這么難得的祥瑞,皇爺爺該怎么賞你?”

            世子:“回皇爺爺話,皇爺爺不要賞臣,要賞就賞那個海瑞,把他放出來吧!”

            誰都沒想到世子突然說出這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話來,裕王的臉色立刻變了:“休得妄!”

            這些天來一直寵辱不驚的黃錦也突然緊張起來。

            嘉靖臉上這時卻沒有任何表情。

            明明說好的,要想辦法讓皇爺爺赦免了海瑞,自己說了,怎么又錯了?世子見到大人們的神色這才也害怕了,慢慢地從繡墩上滑了下來,在皇爺爺面前跪下了。藏書網

            嘉靖慢慢望向了跪在自己腳旁的小孫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人心里都想朕赦了那個海瑞,人人都不敢說,只有朕的孫子一個人敢說。朱翊鈞。”

            世子抬起了頭:“皇爺爺。”

            嘉靖:“皇爺爺跟你打個賭,你要是做到了,皇爺爺便赦免了那個海瑞。”

            世子偷偷地望向了父親。

            嘉靖:“不要看你父王,他沒這個膽。”

            世子又望向了嘉靖。

            嘉靖:“朕叫他們把這只龜抬到海子邊去,你敢不敢親手把它放了生?”

            世子:“回皇爺爺話,臣敢。”

            嘉靖:“黃錦。”

            黃錦:“奴才在。”

            嘉靖:“你陪著世子去。世子要是做到了,就把那個海瑞帶到這里來。”

            黃錦:“奴才遵旨。世子爺,咱們走吧。”答著拉起了世子。

            “聽了。”嘉靖又叫住了他,“叫陳洪告訴朱七和齊大柱,海瑞由他們倆帶來,不許讓旁人知道。”

            黃錦:“奴才明白。”

            突然傳了旨意,所有人都回避了,偌大的殿外大坪空蕩蕩沒有了一個人影。只有剛剛從海子邊放了神龜回來的黃錦牽著世子站在大殿門外的石階上,望著大坪遠方的宮門。

            “來了!”孩子眼尖,世子好遠就看見宮門外陳洪在前面飛快地走著,后面緊跟著一頂被封得嚴嚴實實的抬輿,禁不住輕聲叫了出來。

            黃錦做了個噤聲的手勢,世子便不再吭聲,直盯著漸漸抬近宮門的那頂抬輿。

            明制,親王或老病大臣有特旨可以賞紫禁城乘雙人抬輿。所謂雙人抬輿,不過一把特制的椅子,靠背和兩側用整塊木板封實,只前方空著讓人便于乘坐,雨雪天還允許在上面加一覆蓋,前面加一擋簾,兩根竹竿從椅子兩側穿過,由兩人或手或肩抬扛而行。嘉靖二十一年嘉靖帝搬進了西苑,紫禁城賞乘雙人抬輿便變成了西苑賞乘雙人抬輿。嚴嵩任首輔,從七十到八十一就曾經十二年享有這種待遇。現在除了裕王,連徐階都未賜乘抬輿。

            破天荒,今天這頂封得嚴嚴實實的抬輿內,坐在里面的竟然是帶著腳鐐手銬的海瑞!

            又一個破天荒,今天前面抬轎桿的是朱七,后面抬轎桿的是齊大柱!

            密旨急召,兩條大漢抬著一個小小的海瑞幾乎感覺不到肩上的重量,大步流星,將個空手在前面領路的陳洪都奔得氣喘吁吁,穿過宮門很快就到了大殿的石階前。

            抬輿在石階前放下了。

            朱七和齊大柱見世子站在殿門外,一齊默默地向他單腿跪下行了個禮又默默地站起了。

            世子卻看也沒看他們,眼睛直盯著抬輿的那個擋簾。

            朱七掀開了擋簾,伸進一只手拉起海瑞把他慢慢扶了出來。

            齊大柱在一側抓住抬輿提了起來,繞過海瑞的頭頂,擱在一邊,以便他帶鐐行走。

            海瑞拖著腳鐐走到了石階前。

            世子走到了殿前的石階邊,站在上面打量著站在石階下的海瑞,見這個人一件葛麻長衫,梳了頭洗了臉,雖顯著精神卻一副土頭土腦的樣子,既不像他想象中那個膽大包天的忠臣模樣,也沒有像張師傅那般儒雅清朗的氣概,不禁有些失望:“你就是海瑞?”

            雖未見過,杏黃色的冠袍穿著,海瑞立刻猜出了這便是世子,鐐銬在身,揖了下去:“回世子,我就是海瑞。”

            世子:“你好大膽,竟敢罵皇上。”

            海瑞眼中這時閃出希望的亮光:“就為將來沒有人再罵皇上。”

            這樣的回話倒是世子沒想到的,聽了一怔,又見他說這話時望著自己眼中閃著好亮好亮的光,不禁對這個人有了好感,悄悄走下了幾級石階,靠近了他,放低了聲音:“我向皇上求了情,赦免你,進去后你要好好回話。”

            海瑞雖然死志已決,但聽見幾歲的世子這幾句話還是不禁一片溫情涌上心頭,又揖了下去:“臣謝過世子,臣知道如何回話。”

            陳洪這時滿臉堆笑望向世子:“世子爺,皇上和王爺正等著呢,讓他進去吧。”說完望向朱七和齊大柱:“鎖鏈不能解,提溜上去吧。”

            朱七和齊大柱一邊一個各伸出一只手插進海瑞的腋下,將他半舉在空中,走上了石階。

            眼前的這景象看起來有些怪異——

            嘉靖坐在圈椅上,裕王坐在左邊繡墩上,世子懸腿坐在右邊繡墩上。三個人一齊看著海瑞,眼神各不相同。

            他們面前的地上竟賜了一個拜墊讓腳鐐手銬的海瑞跪在那里。

            陳洪、朱七、齊大柱早已退到了殿外,黃錦這時也離開了精舍,蹲在精舍外通道靠東端的窗邊吹燃了火坐上了藥罐,一邊熬藥,一邊聽候傳喚。

            為了今天這次見面,嘉靖已經想了好些時日,臥床多日,幾天前便密旨命黃錦叫李時珍開了幾劑單藥,旨意很明確,吃了以后要讓自己能夠坐兩個時辰。李時珍是幾百年一出的國醫,自然明白這幾劑單藥該怎么開。今早嘉靖喝了那一大碗湯藥,現在已經坐了一個時辰,卻仍然有一股元氣托著,穩穩地坐在那里。

            “這個人有個外號你們聽說過嗎?”嘉靖開口了,是在問裕王和世子。

            裕王自然知道,但這時也不能說知道:“兒臣等未曾聽說,請父皇賜教。”

            嘉靖卻望向了世子:“他的外號叫‘海筆架’。”

            世子:“臣請問皇爺爺,為什么叫‘海筆架’?”

            嘉靖:“他在福建南平當教諭,上司來了,另外兩個官都在他兩邊跪下了,他卻站著,不愿下跪,中間高兩邊低就像一個筆架,由此博得了這個美名,可見此人從來就愛犯上。”

            海瑞:“回陛下,臣要真能做一個筆架,也為讓大明朝書寫丹青,不為犯上。”

            “你不是筆架,也做不了筆架。”嘉靖神態突然間又嚴厲了,“你現在抬頭看看,坐在你前面的三個人像什么?”

            海瑞慢慢抬起了頭,但見嘉靖高坐在正中,裕王和世子低坐在兩邊,很快他就明白了嘉靖的意思,他們祖孫三人才是大明朝的筆架,一時沉默在那里。

            嘉靖:“看不出嗎?世子,你說朕祖孫三人坐在這里像什么,告訴他。”

            世子天生聰穎,何況話已說到這個份上當然明白,當即答道:“回皇爺爺話,我們祖孫三人坐在這里才像個筆架。”

            “聽見了嗎?”嘉靖立刻望向海瑞,“世子的話你以為然否?”

            海瑞卻答道:“回陛下,臣眼里看見的不是筆架,而是我大明江山的一個‘山’字。”

            當著面,一句話就頂回了祖孫二人的意思,而這句話還如此正大堂皇,無法駁回。

            心里暗急的是裕王,為了不激怒嘉靖,立刻接了:“海瑞!到這個時候你還如此自以為是!既說大明的江山,又說皇上與我們只是一個‘山’字,那‘江’是誰?江山也是可以分開來說的嗎?讀書不通,僅憑一個直字管什么用!”

            海瑞低下了頭,卻依然執著地說道:“回王爺,臣說的就是直,皇上、王爺、世子就是我大明江山的山,群臣和百姓才是我大明江山的江。”

            嘉靖平生就喜歡在文字上游戲群臣,謎底卻永遠捏在自己手里,幾十年來從就沒有一個臣下不在他設定的謎底里繞室彷徨,也從來沒有一個臣下不遵從他的謎底契合圣心,他自己也就一直在自己設定的謎底里游刃有余其樂無窮。想好了今天一來就要將這個海瑞圈在謎底里借此完成他這一生需要猜破的最后一謎。這時見海瑞跟自己過上招了,“乾上乾下”合成的乾卦就在今日,那股心氣更是蓬勃起來,也不急于駁他,而是又慢慢望向兒子和孫子:“你們以為他說得對嗎?”

            裕王當然以為他說得對,但這時只能微低著頭:“兒臣愚鈍,只能請父皇訓導。”

            嘉靖不看他了,只望著世子:“朱翊鈞,你以為他說得對嗎?如實回話。”

            世子望著嘉靖:“皇爺爺,臣覺著他說得好像有些道理。”

            “似是而非!”嘉靖立刻斷了,“劉禹錫有詩云:‘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是郎意,水流無限是儂愁。’你嘴上說朕和裕王世子是大明朝的山,群臣百姓是大明朝的江,江水滔滔拍山而去,江和山又有什么關系?”

            海瑞怔住了,想了想只好答道:“是。臣的比方是不甚恰當。”

            裕王見海瑞如此回答,心中暗覺一寬。

            世子見皇爺爺一番話便把海瑞問住了,不覺也興奮起來,滿眼佩服地望著嘉靖。

            嘉靖:“‘天下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就憑你,讀了一些高頭講章,學了你家鄉人丘浚一些理學講義,就來妄談天下大事,指點江山社稷!你豈止這個比方不恰當,在奏疏里妄談堯舜禹湯,妄談漢文帝、漢宣帝、漢光武,還妄談唐太宗、唐憲宗、宋仁宗、元世祖。朕問你,既然為君的是山,你說的這些圣君賢主,哪一座山還在?”

            海瑞:“回陛下,在。”

            嘉靖:“在哪里?”

            海瑞:“在史冊里,在人心里。”

            裕王和世子都震住了,屏住了呼吸。藏書網

            嘉靖這回倒一點也沒動怒,意外地說道:“朱載垕朱翊鈞,這句話你們記住了。”

            “是。”裕王和世子同時答道。

            “所謂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實指江山。這就是朕叫你們記住這句話的道理。”嘉靖知道自己靠藥物托著的那股元氣正在一點一點瀉去,抓緊了時間,平和了語氣,“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稱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古諺云‘圣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么時候清過?長江之水灌溉數省兩岸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兩岸數省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這個海瑞不懂這個道理,在奏疏里要朕只用長江而廢黃河,朕其可乎?反之,黃河一旦泛濫,便需治理,這就是朕為什么罷黜嚴嵩殺嚴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長江一旦泛濫,朕也要治理,這就是朕為什么罷黜楊廷和夏殺楊繼盛沈煉等人的道理。”

            這一番驚世駭俗的道理,不只裕王世子聽了懵在那里,海瑞聽了也睜大了眼,陷入沉思。

            “比方這個海瑞。”嘉靖落到了實處,“自以為清流,將君父比喻為山,水卻淹沒了山頭,這便是泛濫!朕知道,你一心想朕殺了你,然后你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史冊里,留在人心里,卻置朕一個殺清流的罪名。這樣的清流便不得不殺。”

            裕王和世子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嘉靖:“本朝以孝治天下,朕不殺你,朕的兒子將來繼位也必然殺你。不殺便是不孝。為了不使朕的兒子為難,朕讓你活過今年。”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