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王仁在李守中處跪了許多時日后,終于使得李守中回心轉意,將他重收于門墻之下。
王仁得李守中松口,心中無限感激,他是最會狡辯的一個人,此刻對李守中卻毫無花巧語,只誠懇道:“蒙先生不棄,學生日后定然好生用功,好生做人!”
李守中點頭說道:“你既知悔改,我心甚慰!只盼你說到做到。”。見王仁滿面羞慚,便也不再多說。索性好人做到底,攜他至孫太監處說了好話。
孫太監見了王仁,心中有氣,理也不理他,只對李守中道:“我是個粗人,比不得李大人心軟,也不懂甚么大道理。只是像王公子這般毫無兄弟義氣之人,我卻不敢再教!”
王仁在李守中處可沒聽過這些怪話,此時聽見孫太監這等絕情之語,忍不住哭了出來,連連叩頭不止,說道:“師傅,且饒了徒兒這一遭罷,徒兒再也不敢了……”
孫太監冷笑道:“我如今若是這等簡單便饒過你去,日后你上了戰場,為了自己,可不知道能害了多少將士!”
李守中聽見孫太監之語,忍不住微微一笑,也不多話,只捧著茶碗慢慢細啜。
其實每個人都有夢想。
身無分文的乞丐想的是:“啊,若有個好心人能給我五兩銀子,或許我就能買上一塊地,過上平凡但溫暖的日子……”
底層的老百姓想的是:“媳婦兒能給我生個大胖兒子,咱們節衣縮食送他上了學堂,或許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
身居廟堂的左右宰相想的是:“什么時候跟我作對的那個老不死的突然暴病嗝屁了,那可就是事事順心了……”
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想的是:“你們這些做臣子的,乖乖地給朕聽話,好好干活,別一天到晚貪污受賄,只知道窩里斗,也好叫朕開創一個繁榮盛世……”
諸如此類,倒也不必細數。
而王仁呢,他原本也不懂甚么叫做夢想,無甚遠大的抱負,每日里依紅偎翠,走馬斗狗便很滿足。就連到孫太監與李守中處學習都是被王子騰壓了過來的。
可不得不說,教育能使人的精神層次提高。在孫太監與李守中聯手‘治療’下,王仁懵懵懂懂之中似乎知道自己該做些甚么。
小孩子抱著一個自以為很好的目的做錯了事情,其實還是可以原諒的。
正因為李守中跟孫太監明白這一點,所以見王仁認錯誠懇,這才松了口。
王仁正值心慌意亂之時,哪里能聽懂孫太監隱晦之語,痛哭流涕不已。他此刻心情,便同現代,若有孩子在學校犯下錯誤,聽見校長說要他退學的心情是一樣的。
李智與陳瑞文在一旁見王仁哭得可憐,面面相覷。二人都忍不住動了惻隱之心,撩袍跪在王仁身邊,對孫太監道:“師傅,師弟知道錯了,您就原諒他這一次罷!”李智又偷偷瞥了孫太監一眼,見他面無表情,又道:“徒兒身為師兄,沒有幫著師傅好好教導師弟,也是有錯。還請師傅責罰徒兒們……”
李智并陳瑞文替王仁求情,是題中應有之意,若二人無動于衷才會令孫太監心寒。
孫太監心中微覺滿意,只是面上冷笑不語。
王仁叩頭哭道:“徒兒真知道錯了。師傅別不要我……”
李守中見鬧得有些不像樣,這才輕輕放了茶碗,對孫太監道:“我瞧著仁哥兒當真有悔改之意,何不給他次機會若他再犯,再說逐出門墻之事,也不遲……想來到時候便是圣上也不能怪咱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