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東村,那里的現役驍騎衛軍士最多,軍眷也是最多的地方。
所以軍眷的問題,才是讓段寧最頭痛的事情。
征戰還會繼續,更多的傷兵需要照顧……
然后軍眷會越來越多。
這是因為阿爹太看重情義的緣故。
身為少將軍的他,也只能繼續幫阿爹照顧軍眷。
但未來,北村南村都有可能會出現了。
皇帝管不了這么多的傷兵,麻煩全都被阿爹自己接下了。
段純心中很清楚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光是拿錢養著是絕對不行的,那就讓軍眷們學會賺錢的方法。
從此解決更多的麻煩。
更讓段純欣喜的是,現在他身處的是一個封建朝代。
軍眷們都很聽從阿爹的軍令,所以自己的命令他們也會嚴格執行。
讓他們做什么就會做什么,只要能養家糊口就不會鬧出太多的麻煩。
段純改變主意,打算在尚宣坊開設新式酒館。
先從這里教導更多的軍眷廚子,再來用壽侯代侯四家的家族產業。
向著各地開設更多的菜館……
“明白了少將軍。”
“您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
李老三趕緊點頭道。
“這附近我家的商鋪,還能收回來幾家?”
段純問道。
“少將軍,附近的商鋪契書都未到期。”
“就算到期了,他們也不會輕易讓出商鋪。”
“還會繼續續租下去,只因我們的商鋪租金低。”
“他們都用來當他們的倉庫使用。”
李老三回答道。
“我自己現在商鋪都不夠用。”
“不能讓他們繼續占用下去了。”
“你們幫我弄清楚這些商鋪背后的主子是誰?”
“我再來想辦法。”
段純說道。
他問過管家,也讓張武趙長龍他們打聽過。
只是弄清楚了兩三家商鋪的背景。
還有兩家都不知道是誰?
必須全部弄清楚再說。
“喏!”
李老三和眾位老兵齊齊低頭道。
段純看了一眼兩家商鋪的情況后,便帶著親衛在尚宣坊隨意的查看起來。
他要做接下來最重要,也是花費時間最長的一件大事。
轉過街角,一路穿過熱鬧的街頭。
段純騎著小火來到了一批綠樹成蔭的地方。
看著一個巨大的牌坊上面,刻著清虛觀三個大字。
“小公爺,這就是您問起的清虛觀了。”
“這本是前朝的皇家道觀。”
“但是自從大康建國之后,陛下不信道。”
“這座清虛觀的大部分道人都被陛下下旨遣散。”
“諾大的道觀,如今只剩下幾十個道人誓死不走。”
“躲在里面整日讀書。”
“連牌坊都好久沒人清理了。”
張武在段純身后解釋道。
段純在農莊時,就遇到了一個大問題。
那就是農莊內的軍士,不管是老兵還是現役的軍士就沒幾個識字的人。
這說起來也很正常,在如今這個時代。
能識字的大多數都是世家子弟。
哪怕民間有識字的書生,到最后也得依附世家才能謀個出生。
于是才打聽尚宣坊內的情況,想找一個能安排孩童們居住和讀書的地方。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