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彥君聞聽心聲,下意識的看了她一眼。
    蘇槿月感受到注視,目光也看過去。
    蕭彥君臉上的神情還沒來得及收斂。
    蘇槿月是個極會看臉色的,一眼便看出蕭彥君心情不好。
    [完了,這是鐵板踢到正主面前了。]
    蘇槿月相信,蕭彥君創辦書院的初衷,也并非如此。
    書院雖然要收費,但是朝廷每年都是有補貼的。
    還設立了各種獎學金,就是為了籠絡人才,但又不至于讓人才太虛浮。
    可今天一看,這里面的水,怕是有些深的。
    不過開始不太愉快,過程倒是還行。
    院長帶著他們在書院四處轉悠。
    不停的給他們講解。
    書院的劃分也很明確。不再是傳統的四書五經,埋頭苦讀。
    君子六藝,缺一不可,但還要實際操作。
    不知不覺,他們轉到了一處涼亭。
    涼亭之中,恰好有學子在探討學業。
    蕭彥君駐足,陸寒敘第一時間察覺到,也跟著停下腳步。
    蘇槿月也跟著聽了一耳朵。
    這些人在探討的,竟然還跟她有關系。
    更準確的說是跟她做的事情有關系。
    他們在探討著,如今京都興辦的女學。
    一部分人認為女學有違社會良俗,女子就該本本分分的待在家中。
    男子在外建功立業,若女子不安于宅院,豈非亂套。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女子既可安于宅院,也可走出宅院。
    自來講究忠孝兩全,為忠,皇后亦是女子,輕視女子,便是輕視國母,視為不忠。
    為孝,生養自己長大的母親亦是女子。
    輕賤女子,豈非輕賤母親,視為不孝。
    “你這是強詞奪理,縱然是身為國母,亦應掌控后宮,而非牝雞司晨,作為母親,就該相夫教子。
    此乃本分,何談不忠不孝?”
    爭吵得有些激烈,其中兩位學子是主力。
    蘇槿月也算是看了一場古代版的辯論賽。
    這些學子大多都是十五六七歲的少年,血氣方剛,沖動易怒。
    眼看著局勢有些控制不住,雙方就要動手。
    院長及時出聲:“住手,你們這個樣子,哪里像飽讀詩書的學子,如同市井潑婦一般,成何體統。”
    蘇槿月的眼神陡然變得凌厲,看向院長的目光帶著不滿。
    [市井潑婦怎么你了!]
    眾學子見院長來了,紛紛束手而立。
    “院長!”眾人異口同聲。
    院長目光一一掃過他們:“這里是書院,你們是來讀書的,學有所成,將來才好報效朝廷,而不是在這里做些無謂的爭吵。”
    “院長,宋延佇在這里,信口開河胡亂語,根本不配為萬鹿書院的學子,就該將他趕出去。”那反對女子入學的男子,高呼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