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元婉如第一次見到梁妃。
說實話,梁妃和梁雨淞長得有幾分相似,不過,細究起來,梁妃不如梁雨淞好看。
她梳著雍容華貴的牡丹髻,頭發保養得烏黑發亮,發髻上紅寶石赤金花簪,碩大的紅寶石色澤鮮亮,熠熠生輝。
繁復華麗的織金宮裝,穿在身上,盡顯奢華大氣,舉手投足間,流露出從容和自信,彌補了容貌上的幾分不足。
安寧長公主打扮得也不遜色于梁妃,
冬裝是貢緞蜀錦裁制的,衣領袖口處是金線繡的云蝠紋,針法細膩,裙擺上點綴著小小的珍珠粒和寶石粒,璀璨奪目。
太子妃雖然是主辦人,但是梁妃和安寧長公主是長輩,故而這二位坐在主位之上,太子妃的席位略次一些。
太子妃作了一段開場白,“馬上就要入冬了,這兩日風大,不宜外出,我便想了一個主意,辦一個暖閣賞花宴,尋個由頭,咱們消遣消遣。”
“我不過順口一提,梁母妃、安寧姑母,還有皇嬸,都非常支持,她們送了不少的盆栽過來,有勞諸位長輩費心了。”
屋里擺了二三十盆綠植,造型各不一樣。
錯落有致擺在屋子的另一側,增添了勃勃生機和高雅意境。
這些盆栽,有蠟梅,松枝,翠竹,還有蘭花,水仙花等等,散發著自然的芬芳,置身其中,人的心情,不自覺就美好許多。
秦王妃說話聲音不大,語調緩慢,聽起來就令人舒服。
“最勞神的還是太子妃,我不過是拿了三盆‘歲寒三友’而已。”
禮部尚書家的王夫人,笑道:“原來那‘歲寒三友’是王妃娘娘送來的,我方才第一眼看到那一盆蠟梅,就喜歡的不得了。”
秦王妃與王夫人,大概率要成為親家了,“王夫人若是喜歡,稍后散了宴席,帶走就是了。”
王夫人也不客氣,“那我可就厚著臉皮,收下了。”
安寧長公主樂道:“他家的明珠,都要送到你家去了,以后就盼著你好好愛護,不過一盆蠟梅,你大方拿去。”
關于慕容綾和王三公子議親的事,雖然沒有大肆宣揚,但是圈子就這么小,大家都是消息靈通的人,所以,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眾人不免笑了一下,元婉如看了一眼慕容綾,她倒是板著一張臉,顯然不樂意。
王夫人的坐席,挨著秦王妃,自然不會錯過慕容綾的表情,但是,她不在意。
她看重的,是秦王府和安寧長公主的人情,又不是慕容綾這個人。
若是兒子過得不如意,過幾年再給他納妾就是了。
喝了一會茶,說說笑笑,太子妃便請在座眾人,就近觀賞盆栽。
宴客的屋子很大,即便是這么多人在里頭走動,也并不擁擠。
孫海寧和元婉如走得最慢,落在了后頭。
孫海寧小聲和元婉如嘀咕:“悶在屋子里,看這些花花草草,我是真不喜歡。”
她只喜歡舞刀弄劍,侍弄花草,賞玩點評,與她而,真是浪費時間。
但是,孫渙之給她分析了這次宴會的用意,這是“施恩”的另一種方式,是應酬,她不能任性。
孫渙之一句“這也是為官之道”,堵住了孫海寧所有的理由。
元婉如聽她埋怨,不免取笑她:“你現在,算是讓孫世子捏住七寸了。”
孫海寧兩眼亮晶晶,“可不是嘛。”
看得出來,她雖然不喜歡,卻還是努力去學習,去適應,想必這些天,跟著孫渙之,學了不少“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