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宵是明意成功了嗎?”
“他出來,是否明意成功?”
人們好奇,他們不清楚許清宵是否明意成功。
“不,他還沒有明意,不過半只腳踏入了其中,現在就等著最后的升華了。”
“只差一步,只差一步,這最后一步若是踏出,許清宵將徹底明意,而且他若明意,老夫莫名覺得,這天下文壇要出大事了。”
有夫子開口,道出許清宵現在的情況。
這一刻,百姓們齊齊跟隨在許清宵身后,他們與許清宵保持一定距離,不敢去打擾。
街道中。
許清宵一步一步走著。
他不知道自己要走去何處,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走。
但腦海當中,就是想要走一走。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天地之大,無窮想象,世間之美,無窮之念。
咔嚓!
又是一道雷霆,那轟轟作響的雷聲,仿佛是上天在警告許清宵一般,又仿佛是圣人作怒一般。
雷光閃爍,照亮了整座南豫府,也映照在許清宵的面容上。
然而,許清宵前行的步伐,并沒有停止。
他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來到了南豫湖。
湖水翻滾,濤濤浪花拍打在岸上,天地之間,昏暗無比,宛若滅世之景象。
許清宵前行。
他踏在湖水之上,人群中有人驚呼,害怕許清宵落水。
可下一刻,許清宵立在湖水之上,根本沒有落下。
如有仙法一般,許清宵在湖面上行走,而且奇怪的事情發生,任憑湖水如何涌動,當許清宵臨近時,這方湖面便會瞬間靜止下來。
半刻鐘后。
許清宵已于湖心之中。
這一刻,他沒有繼續走了,而是緩緩盤坐下來。
南豫府無數百姓望著湖面之上的許清宵,他們震撼,這是仙人手段。
所有人都不敢說話,死死地盯著許清宵。
那南豫樓閣上,也有諸多夫子望著許清宵,他們也不知道為何許清宵能立身湖面之上。
“心明如鏡,物來則照。”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洪亮的聲音響起,是許清宵的聲音。
數百萬的百姓靜靜地看著這一切,他們一語不發。
轟隆!
雷聲大作,欲要將這天穹轟碎,可怕的雷光,更是萬物生畏。
“所謂知行合一!先知而行!”
“知而行,行而知。”
“世人參透,人人如圣。”
“今日,吾許清宵!”
“明吾君子之意。”
“立吾圣人之道。”
“吾立心學,知行合一,凡入我心學者,皆可入圣。”
這一刻,許清宵的聲音,再次響起。
不過,這不是在南豫府響起。
而是在整個大魏王朝響徹。
轟轟轟轟轟轟!
雷聲席卷整個大魏王朝,無窮無盡之地,有光明之地,黑暗籠罩之地,高山之地,低谷之地,世間萬物,皆然聽到了許清宵這道宏偉無比的聲音。
明我君子之意。
立我圣人知道。
吾立心學,知行合一,凡入我心學者,皆可入圣。
這可怕的聲音,在同一時間,席卷了整個天下。
天地間!
一抹白!
照亮古今往來一切。
轟轟轟轟!
南豫府書院,爆射出可怕的光芒,直沖云霄,那壓在世人心中的烏云,在這一刻蕩然無存。
那轟轟大作的雷聲,在這一刻,已經不會再讓人產生任何畏懼了。
“他不是在明意,他是在立!”
有夫子驚呼,渾身震顫,他已步入花甲之年,白發蒼蒼,這一生不知見過多少大風大浪,但在這一刻,他渾身顫抖,目光當中充滿著不可置信。
“許清宵!明意既立,當為萬古之大才啊。”
又有夫子驚愕,指著許清宵所在的位置,聲音顫栗。
“許清宵,為萬古大才啊!!!!!”
這一刻,即便是萬安國,也徹徹底底折服,此時他唯一的念頭便是,懊悔,深深的懊悔。
與此同時。
周圍各大府,所有書院的都爆發出可怕光芒,沖天而至,與這一道光芒匯聚。
長平郡。
郡府之中,數十人怔怔地看著這一切。
“有萬古之大才,立意了!”
郡守聲音顫抖,指向南豫府之地,說出震撼眾人之。
不僅僅是長平郡,大魏王朝,各地皆然有所感應,大魏王朝每一個書院在這一刻都爆發出可怕的光芒。
這是驚天動地的異象。
立。
而且是圣人之。
大魏京都。
也在同一時間,皆然聽到許清宵之聲。
“今日,吾許清宵!”
“明吾君子之意。”
“立吾圣人之道。”
“吾立心學,知行合一,凡入我心學者,皆可入圣。”
宏偉無比的聲音響起,幾乎是一瞬間,驚動了整個大魏京都。
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皆然聽到這無與倫比的聲音。
大魏宮廷。
正在閱讀奏章的女帝,在聽到此聲后,陡然之間,神色一變。
“這是,立?”
即便是天下最為尊貴之人,大魏女帝在聽到這等聲音之后,也不由神色一變。
她希望許清宵明意,卻不曾想到許清宵不但明意,而且更是做到無數讀書人都想做到的‘立’。
立,并非是某種境界,而是給自己人生立下目標,一旦立,可受天地恩賜,既受天地之庇護,未來成就,將不可限量。
“傳朕旨意,許清宵為天下之大才,盡快入京。”
女帝開口,她瞬間明白許清宵到底是什么人了。
是大才。
是萬古之大才!
古今往來,都可稱萬古之大才啊。
她未曾想到,大魏新朝,竟然誕生了這么一位大才,此等大才對她來說,對大魏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一件天大的好事。
是祥瑞,真正的祥瑞,昭告天下之后,對她的在位功績,也有極大的幫助。
而此時。
大魏京都,大魏文宮內。
轟轟轟轟轟!
一座座圣像震動,一道熾烈無比的光芒沖天而起,淹沒了整座京都,朝著天穹而去。
可怕的異象,再加上許清宵的立之聲,響徹在每個人耳中,大魏文宮一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尤其是孫靜安,他更是沉默,盯著這一束光芒,沉默不語。
許清宵明意不明意,他不在乎。
可許清宵立,這觸及他們的利益,朱圣之后,不允許再有其他立。
一旦立,等同于開宗立派,而如今天下九成的文人,都是敬奉朱圣,如今出了一個許清宵。
雖然許清宵現在依舊不夠格,可這代表著危險已經出現了。
這才是孫靜安沉默的原因。
“鐺!”
“鐺!”
“鐺!”
與此同時,圣鐘響起。
一道,三道,五道,七道,九道。
足足九道鐘聲,代表著大圓滿,許清宵立,驚天地,泣鬼神。
朱圣之意都受到了影響,文鐘九響,代表著許清宵九次圓滿。
“這不可能,這不可能,當世有人立,可為何連朱圣之意都感應到,難道這許清宵真能成圣嗎?”
文宮當中,有儒者開口,產生了質疑。
“不可疑圣。”
下一刻,有大儒之聲響起,及時打斷他胡思亂想。
而就在此時,文宮之中,一座座朱圣雕像瞬間炸裂自毀。
砰砰砰。
這般景象著實嚇眾人一跳,令人驚愕。
這些圣像,鑄成已有五百年,立于此地,受歷代文人膜拜,擁有一絲圣意。
可突然自毀,這是何意?
儒者們驚愕,不知為何,圣像自毀,這是天大的禍兆啊。
但下一刻,一道低沉之聲響起。
“許清宵之立意立,違背朱圣之意,此乃逆圣之,傳吾文令,天下朱圣門徒,皆不可悟心學,許清宵為我朱圣之脈大敵。”
“心學之說,違背圣意,既天地認可,也非適合當世之理。”
“再者,有朱圣之意在,后五百年,一切立,不過小道爾。”
“吾輩讀書人,敬朱意即可,十年之后,再看其道,一眼便知。”
低沉之聲響起,這是一尊大人物,一直在文宮內悟學,早已超越大儒,甚至超越天地大儒,是當世最強的幾位文人之一。
他開口,每一個字都能傳遍所有七品儒者心中。
這番話的意思很簡單,心學忤朱圣,雖得天地認可,但并不合適現在,現在唯一合適讀書人的理念,就是朱圣之意。
朱圣在的時候,一切立都是小道,朱圣即便是逝去,以現在為節點,再過五百年也是小道。
所以無需喧嘩什么,老老實實敬朱圣之意,等十年后再看看吧。
這番話說出,大魏文宮內,眾儒者徹底明悟發生了何事。
許清宵這是真正的動了圣怒啊。
朱圣雕像自毀,這是一種羞辱,對圣人的羞辱。
剎那間,難以說的憤怒彌漫在每一位儒者心中,他們一生敬朱圣,視朱圣為精神支柱。
可沒想到,有狂生立,忤逆朱圣之意。
這一刻,許清宵徹底與朱圣門徒不死不休。
之前只是語上的不敬,而這一切,連圣人都怒了,這如何不讓人憤怒?
又如何不讓他們這群儒生恨。
雖然有大人物開口,讓眾人冷靜,等十年再看看,但這侮辱圣意,他們忍不了。
此時有儒者嚎哭,跪拜在雕像面前,羞愧難當,很快許多儒者跪拜在已經被毀的圣像面前。
這般恥辱,幾乎不亞于殺父之仇。
而另一處。
安國公府。
正在閱軍中情報的安國公,再聽到許清宵之聲后,整個人也有些驚愕了。
“他竟然立了?”
安國公騰的一下起身,朝著門外走去,族內眾人也在第一時間紛紛趕來。
“父親大人,父親大人,許清宵立了。”
一道道身影趕來,他們眼神之中充滿著不可置信。
朝堂上的事情他們知曉。
安國公與孫靜安大儒爭吵,最終爭出一個許清宵明意。
如今沒想到許清宵不但明意成功,而且還立下圣人之,驚天動地,他們如何不震驚啊?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許清宵竟然立了,老夫這回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傳我之令,許清宵若是入京,爾等皆然交好。”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安國公大笑,他笑聲猖狂,笑聲得意,他沒有想到自己在朝堂上,只是為了惡心惡心儒官,卻不曾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
許清宵來京,必然知曉自己在朝堂之上為他爭名,如此一來的話,許清宵也絕會記恩。
若是普通人記恩,他也不在乎,可許清宵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了。
儒者明意,多。
儒者立,鳳毛麟角啊。
大魏王朝,今日因許清宵立徹底驚動了。
南豫府中。
天明書院的學生看到這一幕后,徹徹底底愣住了。
他們也未曾想到,許清宵不但明意成功,而且更是做了古今往來無數儒者都想做到的事情。
立立學。
這.......這......這!
所有學生面容上皆露出苦澀,他們實實在在不知道該怎么說了,他們與許清宵之間,相差已經不是十萬八千里這么簡單。
若是云泥之別啊啊啊
噗,張恒一口鮮血吐出,剎那間昏死過去,只不過這一次沒有人去攙扶他了,其余學生一個個也心情沉重,哪里會去管他。
南豫湖面之上。
無數百姓激動的攥緊拳頭,甚至有些面紅耳赤。
雖然他們不懂儒道,但也知曉許清宵成功了。
李鑫,王儒,陳星河,等等之人,皆然震撼的目瞪口呆,南豫府的讀書人也是如此。
許清宵立立學,五百年來除朱圣之外,這是第一個啊。
大魏新朝,第一人!
下一刻,恐怖的浩然正氣沒入了許清宵體內,來自大魏所有縣、府、郡。
這是天下讀書之人的浩然正氣。
許清宵立立學。
從今往后,他為心學者,說是開宗立派也不足為過。
然而就就在這一刻,令人震撼之事出現了。
所有的光芒凝聚在一團,形成了一件長袍。
“這是天賜儒衣。”
有夫子震驚,如此說道。
世人驚愕,百姓們死死地看著這一切,光芒形成一件白色長袍,加持在許清宵身上。
很快,光芒再次凝聚,一件玉冠出現,玉冠如羊脂白玉,渾然天成。
這是天賜玉冠。
“天地賜冠,從今往后,許清宵為天地學生,得天地儒位啊!!!!!”
“此等景象,唯有天地大儒方可做到,古今往來,七品明意,絕不可能做到這個程度。”
“許清宵,打破了讀書人古今往來的限制。”
無數夫子顫抖著,他們看著許清宵,眼神之中充滿著無盡震撼。
所謂天賜儒袍,代表著你是正統,天認可你。
而天賜玉冠,代表著你是我天地的學生,若有人說你并非正統,就是再說天地不是正統。
換句話來說,其他學派的門徒可以用立意來反駁許清宵,用立意來辯駁許清宵,但絕對不能說許清宵所學之物,乃是歪門邪道。
得天地認可。
乃是文人最高榮耀。
勝過皇帝說你是天下第一儒。
皇帝再大,也大不過天地。
許清宵束發戴冠,長袍儒雅,整個人的氣質,也在這一刻,節節攀升。
如絕世公子,依如絕世儒者,讓人看去,心生好感,一舉一動,都渾然天成。
遠處,陳星河看著許清宵這番變化,心中既是開心又是難受,許清宵才華勝他太多太多了,他唯一的優勢,就是長相比許清宵英俊不少。
可如今,許清宵全方位碾壓自己,怎不讓他難受。
但無論如何,許清宵過了這關,明意立,他由心還是感到開心,感到喜悅。
湖面之上。
許清宵感受著這一切。
他已知曉自己的‘知行合一’了。
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屬于他自己的。
許清宵的知行合一也十分簡單。
內圣外王,視為他許清宵的知行合一。
若有不公,若可出手,便出手。
若有不悅,若可出手,便出手。
若有不喜,若可出手,便出手。
念頭達通,自我逍遙,隨心而來,隨欲而至。
這是他的知行合一,也是他追求的道。
世間欲望太多,自己不是圣人,即便自己是圣人,也有喜愛,也有追求,故此去追求自己所喜愛之物,又有何不可?
這一世,不為世人而活,而為自己而活。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一切明了,一切明白,一切知心,一切知意,許清宵緩緩睜開了眸子。
南豫府的天穹依舊是烏云滾滾,雷電依舊閃爍不安。
“散。”
許清宵輕輕揮了揮手。
剎那間,一直籠罩在南豫府的烏云快速退散,那雷聲已經靜止了。
撥開云霧見青天。
光芒映照在南豫府每一處地方,百姓們在這一刻露出笑容,發自內心的笑容。
湖面波光粼粼,清風拂來,吹散人們心中的一切不安。
許清宵立在那里,渾身上下彌漫著儒雅,面容絕世,一襲白袍,似絕世儒生。
“許清宵,見過諸位。”
湖面之上。
許清宵朝著南豫府百姓,深深一拜,他既明意,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自然也已知曉,他心生感動。
感動百姓們如此對自己,也感動南豫府這些讀書人如此幫己。
他這一拜,由心而拜,無有貴賤。
感受到許清宵這一拜,百姓們都有些愣了,從來都是他們拜他人,從未有人拜過自己。
而且此人還是七品明意的儒生,還是立之儒生,是萬古奇才,這一拜讓他們有些惶恐,但這一拜更讓他們感覺得到。
許清宵心中有百姓,心中有他們。
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人啊。
一瞬間,幾乎是所有人,他們拱手,或許有人的姿勢不太好,也或許有人拱手有些怪異。
或許他們不是讀書人,或許他們甚至是殺豬屠狗之輩,也或許是菜販拉車之人。
亦或許有女人,也有孩童。
所有人,是所有人。
讀書人也好,百姓也好,哪怕是德高望重的夫子,亦或者是府君大人。
他們深深朝著許清宵一拜。
行大禮。
洪亮整齊,沖散云霄之聲。
也隨之響起。
“我等!”
“拜見萬古大才,許先生。”
這一拜。
為千世佳話。
70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