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江晚余祁讓 > 第454章 別哭

            第454章 別哭

            \f盛和帝的話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大殿上轟的一聲炸開了鍋。

            短暫的躁動之后,文武百官全都跪了下去,懇請皇上三思。

            “皇上春秋鼎盛,只是生了一場病而已,怎能就此禪位,三皇子固然聰慧過人,畢竟年紀尚小,閱歷不足,恐擔不起整個國家的重任,皇上即便要禪位,也請再緩幾年,等殿下長到十四五歲再讓不遲。”

            佑安自個也朝著盛和帝跪了下去:“父皇,臣工們所極是,兒臣年幼,擔不起如此重任,父皇好好將養身子,病總會好的,兒臣……”

            “平身,都平身。”盛和帝打斷了佑安的話,抬手命眾人起身,“朕自個的身體自個有數,若非實在撐不下去,也不會作此打算。

            朕知曉諸位愛卿所思所慮皆是為江山社稷著想,因此才特地召諸位前來,當面將三皇子托付給你們所有人。”

            他頓了頓,轉頭對孫良示意。

            孫良上前兩步,向殿外高喊:“宣司禮監掌印徐清盞,平西大將軍沈長安,內閣首輔李守正,吏部尚書王慎之,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崇禮進殿!”

            眾臣皆是一驚。

            先前只顧著各種猜測,竟未留意這幾人不在殿中,此時聽得皇上單獨宣這幾人上殿,不約而同想到一種可能,全都轉頭向殿外看去。

            門外人影閃過,徐清盞一身大紅繡金蟒袍走在最前面,其余四人跟在他身后,不疾不徐地邁步進了大殿,目不斜視地走到了御階之下,向著龍椅上的盛和帝大禮參拜。

            盛和帝坐直了身子,第一時間看向沈長安,聲音雖虛弱,卻字字清晰,不容置喙:

            “沈家世代忠君護主,沈長安十三歲起隨父出征,為國征戰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后又放棄爵位繼承權,遠赴甘州戍邊,替朕看顧皇后與公主近十年。

            如今朕圣體違和,朝局動蕩,沈長安又不辭艱辛,拼死護三皇子平安回宮,并肩負起輔佐幼主的重任,忠肝義膽,可昭日月。

            朕念其忠心,感其情義,即日起加封沈長安為安國公,賜丹書鐵券,世襲罔替,并任命其為五軍都督,掌管天下兵馬。”

            此一出,剛安靜片刻的大殿再起波瀾。

            盛和帝不理會其他人的反應,徑直對上沈長安的目光,鄭重道:“沈長安,朕封你為安國公,這個‘安’字,既要你安天下,也要你安朝堂,安朕心,你可明白?”

            沈長安挺直腰身,抱拳朗聲道:“臣明白皇上的苦心,臣定當銘記皇上教誨,不負皇上重托,竭力守護大鄴江山無虞,朝堂安穩。”

            “好,有你這話,朕便安心。”盛和帝舉目望向殿中眾臣,緊接著又道:“三皇子年幼,內廷外朝,都需要有人輔佐引導,朕經多番思慮考量,決定在三皇子成年親政之前,由皇后江氏陪同他臨朝聽政。

            并任命沈長安,徐清盞,李守正,王慎之,周崇禮五位愛卿為顧命大臣,由他們五人協同皇后,共輔幼主,裁決軍國大事。”

            他緩了口氣,面色凝重道:“諸位愛卿,此乃朕之所托,亦是天下之所系,望爾等文武百官傾力相助,同舟共濟,以安社稷,莫負朕心,莫負蒼生。”

            懇切又悲壯的聲音在金鑾殿上回蕩,滿朝文武雖早有所料,仍不免感到震驚。

            皇后和司禮監代表內廷,其余四人代表外朝,王慎之統領文臣,沈長安統領武官,同時又有都察院行監督之責,司禮監和內閣也能相互制衡。

            這個輔政班子,簡直無可挑剔,可見皇上用心良苦,思慮周全,絕非倉促之間做出的決定。

            有些人震驚的同時,也在暗中捏了一把汗,慶幸自己立場堅定,沒有接受某個皇室宗親的示好。

            就憑皇上這算無遺策的頭腦,殺伐果決的手段,現有的皇室宗親,沒一個是他的對手。

            否則的話,那些人也不會只敢在背后搞小動作,連一個敢站出來振臂一呼的人都沒有。

            眾人各懷心思的時候,五位顧命大臣已經率先撩袍跪拜于地,齊齊拱手應是:“臣等領旨,臣等必竭股肱之力,忠君為國,以報天恩!”

            眾人忙收了心思,俯地叩首,齊聲應和:“臣等必竭股肱之力,忠君為國,以報天恩。”

            “好,好,好!”盛和帝欣慰點頭,微微側身看向一直站在他左手邊的晚余,“皇后江氏賢良淑德,深明大義,于國于家,功不可沒,日后既要主持后宮事宜,又要輔佐幼主臨朝,辛苦操勞可想而知,當受百官敬拜。”

            此一出,殿內空氣為之一凝。

            沈長安與徐清盞率先整理衣冠,引領眾臣向晚余大禮參拜。

            “臣等拜見皇后娘娘!”

            “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山呼海嘯般的朝拜聲在金鑾殿響起,晚余站在丹陛之上,恍惚間仿佛聽見了命運嘲弄的回響。

            曾幾何時,這母儀天下的尊榮是她最沉重的枷鎖,旁人對她的每一次朝拜,都像是在提醒她,永遠逃不出這座黃金牢籠。

            而今,她又重新站在這里,接受所有人的跪拜,像一個越獄的逃犯,千里迢迢回來自首,心甘情愿地被關回了籠子里。

            從這一刻起,她不再是西北善堂的余娘子,而是即將垂簾聽政的皇后,將來還會是皇太后。

            那道她拼盡全力掙脫的枷鎖,終究又以另一種形式,重新落回了她肩上。

            她垂眸看著匍匐在地,對她恭敬垂首的群臣,不知這恭敬之下,又藏著多少不甘與算計。

            她轉動目光,又看到沈長安堅定如山的身影,看到徐清盞眼中無聲的支持,更看到身旁的佑安悄悄挺起了稚嫩的腰板。

            原來,這就是命運給她安排的歸處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