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人在渡口修建了工事,以阻擋官軍渡河,但是藍江本就不寬,尤其是臨安府附近的藍江,不到一里半的寬度,官軍的三十斤重炮完全可以夠到對岸安南人的工事,這也是現在官軍陸地上最大的火炮了,除了三十斤火炮之外,還有就是一些臼炮和開花彈,也被沐昌祚調給了劉,原本這些火炮都是為了升龍府所準備的,沒想到現在用上了。
這些火炮運輸麻煩,所以往往不適合野戰使用,但是對于這種工事的打擊是很不錯的,劉一方面命令武功中衛砍伐樹木,準備制造浮橋,同時等待官軍的重炮抵達,而鄭松得知官軍大軍來到之后,也親自前來查看,同時將自己麾下最精銳的黎朝御林軍也帶來了一萬,這些所謂黎朝御林軍,確實是安南軍隊中的精銳,他們裝備有甲胄、弓弩和部分火繩槍,是安南軍隊中裝備最好的,而且也都是老兵,在攻滅莫氏的戰斗中都是立下過大功的,除此之外,還有陸續從北方逃來的散兵游勇,也被鄭松加以收編,現在鄭松麾下又有了十五萬大軍,而且阮氏也提供了一批武器,鄭松認為守住藍江不成問題。
而官軍等到重炮運抵之后,就開始構筑炮兵陣地,對于安南軍隊在藍江對岸所構筑的工事予以摧毀,逼迫安南人后退,鄭松當然明白官軍的意思,官軍這是準備渡河了,直取臨安府了,而鄭松認為擊其半渡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所以將他麾下的兩萬御林軍全部調來了,還將他之前四處搜羅的火器都裝備給自己的御林軍,準備擊其半渡。
劉對俞咨皋說道:“鄭松是把我們當成燕軍了?孫子有,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于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于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
俞咨皋也是笑著說道:“鄭松只知道擊其半渡,不知道韓信之敗龍且也!”
官軍不斷以重炮掃蕩對岸的安南軍隊據點,就是想要為官軍搭建浮橋提供條件,而且官軍一直沒有動用臼炮和開花彈,因為開花彈數量不多,而且主要針對密集人員才有殺傷力,要等到安南軍隊密集而來的時候才是官軍臼炮和開花彈的用武之時。
劉下令招募敢死隊,和武功中衛的工兵們一道去搭建浮橋,這確實一個九死一生的任務,安南軍隊絕對不會放任官軍搭建浮橋從容渡河的,這些敢死隊員要掩護武功中衛的工兵搭建浮橋,同時為大軍渡河創造條件,劉和俞咨皋從全軍中選拔了善于技擊的千余勇士,披雙層鐵甲和刀牌,攜帶大量手榴彈,與工兵們一道渡河,搭建浮橋。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