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j問道:“太子怎么看此事?”朱載j問的是有關四民平等的事情,朱翊n思考了一下說道:“父皇,四民平等,確是善政,但是讀書人未必愿意啊!”
這點朱翊n確實說對了,對于四民平等,最大的阻力就是朝廷上的官員們和這些讀書人,他們認為自己是要高人一等的,畢竟即便是天子,也要和他們共治天下,沒有這些官僚們的協助,朝廷就無法運轉,這點朱載j是很清楚的,他們是肯定要維護四民制度的,他們其實維護的是他們的自己的利益。
四民制度其實就是所謂禮法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分類的方式將士紳階層置于所謂四民的最上方,這樣就以戶籍分類的方式將士紳的特權予以承認了,在朝廷的行政當中亦是如此,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都是四民制度的體現,這點朱載j是很清楚,這種制度當然有利有弊,但是現在來看,顯然是弊大于利了,這種四民制度極大的束縛了大明百姓的創造力。不利于技術進步,所以朱載j才動了將之廢除的想法。
但是朱載j才剛剛提出這個事情,閣部重臣們的反應就如此之大,可見此事的難做,朱翊n當然也知道這件事情的難度,他對朱載j說道:“父皇,現在提此事,是不是過于急了。”
聽了朱翊n的話,朱載j只能苦笑了,朱載j指著自己已經斑白的發鬢說道:“急?朕當然是急了,朕還有多少時間,不急行嗎?”
朱翊n趕緊說道:“父皇何至于此啊!”
朱載j只是笑了笑,然后對朱翊n說道:“近日有關皇長孫講學一事的奏疏,送朕這里來,朕要看看他們都說了什么。”
朱載j回到西苑之后,司禮監趕緊將這些奏疏送達朱載j案頭,朱載j仔細看了看這些官員們的上疏,其中一些人的辭頗為激烈,如刑部云南司員外郎姜應鱗、吏部驗封司員外郎沈z、刑部督捕主事孫如法等人的上疏極為激烈,他們認為朱載j不重視皇長孫的教育,就是對大明不負責任,同時他們認為朱載j讓皇長孫接觸文思院的工匠和武將是親近奸佞,要朱載j立即糾正此事。
朱載j看了他們的奏疏之后,不僅冷笑了起來,合著大明除了他們是忠臣之外,其余的人都是奸佞,對于這種無端扣帽子的行為,朱載j一向是十分警惕并且予以嚴懲了,看了這些奏疏之后,朱載j當即命令將這三人下詔獄嚴審,要讓他們交代幕后主使出來。
除此之外,對于上疏辭激烈的官員,朱載j分別予以降調極邊雜職、編管、罰俸等不同程度的處罰,因此事受到懲處的官員超過五十人,在整個隆慶朝,朱載j也沒有如此大規模的處分官員,首輔張四維、次輔申時行等閣臣當即上疏申救,但是被朱載j所駁回,同時其余上疏申救的官員也被朱載j所處分。
而且朱載j還拒絕接見重臣,深居西苑,即便是內閣輔臣請求召見也被朱載j所拒絕了,無奈之下,左都御史楊繼盛到西苑請求召見,他是朱載j在潛邸時的舊臣,和朱載j關系非同尋常,所以即便是朱載j不見其他重臣,但是楊繼盛請求召見,朱載j還是在西苑無逸殿召見了他。
楊繼盛行禮之后,朱載j說道:“楊卿,這里是先帝當年議政之所!”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