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皇長孫的講官班子,張四維和內閣輔臣們上疏朱載j,請求增加翰林官員,在張四維和內閣輔臣們的上疏之下,朱載j還是同意了增加翰林官員作為皇長孫的講官,同時加兵部尚書徐渭翰林學士掌院事,這對于大明官場來說也是一件破常規的事情,翰林院是什么地方?乃是本朝的儲才之所,能夠進入翰林院的,都是本朝的青年才俊。
不過朱載j給徐渭加翰林學士,在朝廷上下并沒有引起很大的很大的震動,一來是徐渭成名已久,就算是翰林院中這幫人,也不敢輕易說自己的學識比之徐渭更加,二來是徐渭雖然不是進士出身,卻是比之進士更加珍貴的制科三等,而且徐渭以二品尚書兼任翰林學士,更是對翰林院的重視。
同時張四維多次上疏,請求朱載j寬恕之前上疏得罪諸臣,減輕他們的處罰,朱載j也聽從了張四維的建議,對于被逮下獄、革職流放的革職編管、罰俸等懲罰的臣子們也做了不同程度的減輕,除了像姜應鱗這樣狂悖的臣子,朱載j點名要錦衣親軍嚴審之外,其余的臣子也都小懲大誡,予以放過了。
原本此事在朱載j和張四維的運作下,也算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對于朱載j來說,此事也算是妥善解決了,就在朱載j認為此事已經算是解決了的時候,湖廣道御史胡汝寧上疏彈劾首輔張四維,稱張四維邪僻,這個詞是很嚴重的指控了。
所謂邪僻,就是指大臣品行不端,周書中就有:至于邪僻既進,法度莫修,冶容迷其主心,私謁蠹其朝政,則風化凌替,而宗社不守矣。對于一個重臣來說,邪僻的指責已經是非常之重了,尤其是對于張四維這樣的首輔重臣,這種彈劾是非常之重的,而且這個胡汝寧海胡亂攀咬,說大司寇王世貞也曾經評價張四維:“四維北人,粗讀書,自負能文章,而實少所通會。”
這下搞得張四維當即向朱載j請辭,然后閉門待參,胡汝寧這下確實是將天都捅破了,因為胡汝寧和申時行關系和親近,很多人認為胡汝寧就是申時行的黨羽,而胡汝寧彈劾張四維,那就被人認為是申時行所指使的,而且胡汝寧也確實是聲名在外,胡汝寧號稱蛤蟆給事,在大旱期間,為推行禁屠宰令而上疏奏請禁止捕蛙,試圖通過此舉感應上天降下甘霖。這一諫議被當時士大夫群體視為荒誕,所以有了一個蛤蟆給事的江湖綽號,而對他的評價就是汝寧除參論要人外,一蛤蟆給事而已。
而且胡汝寧的險惡就在于,還將王世貞給抬出來了,刑部尚書王世貞也趕緊上疏自辯,王世貞說自己確實是評價過張四維,但是自己的原話是:“四維北人,粗讀書,自負能文章,而實少所通會,頗有干用才。”但是胡汝寧這個畜生用心險惡,將最重要的最后一句給截去了,用來構陷重臣,其心可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