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張四維等人所提出了現在大明朝廷所征收商稅的種種不合理之處,而且朝廷上下對于此事的討論也非常之熱烈,唯獨次輔申時行一不發,朱載j于是將申時行召到西苑來,詢問申時行為什么不發一,其實朱載j很清楚申時行為什么不發一,在征收商稅的這件事情上,申時行是很矛盾的,申時行自己就出身于商賈世家,而且又是大明商貿最繁盛的蘇州府人,對于商賈之道,他的了解并不比張四維少。
但是申時行可能面對很多的說項,希望申時行能夠發聲,但是申時行一直保持了沉默,所以朱載j將申時行召到了西苑,君臣兩人單獨奏對,朱載j問道:“申學士對于工商之稅怎么看啊?”
申時行說道:“此系朝廷大政也,上干百姓之生計,下連朝廷之國課,不可不重也。”
朱載j問道:“滿朝臣子,都在就此上疏,申學士為何不發一啊?”
申時行只得苦笑著說道:“眼下關市不征之說,甚囂塵上,臣以為不可,但是朝廷皆以伍袁萃等為臣之鄉黨,臣不便也。”
朱載j當然知道伍袁萃這些人說的什么,但是朱載j并不在乎,朱載j在乎的是申時行對于此事的看法,作為當朝次輔,他還是具有很大的能量的,而且很多蘇松出身的官員團結在申時行的周圍,所以朱載j要知道申時行的態度,申時行說道:“陛下,臣以為工商之稅必征,而商稅之弊亦必去,否則朝廷徒征稅,而商人不獲利,非善法也!”
對于申時行的這個說法,朱載j是同意的,同時申時行還向朱載j舉薦了一個官員,他也是蘇州府吳江縣人,名叫沈季文,隆慶二年進士,現任河南左布政使,申時行認為他精于理財,而且地方經驗豐富,對于商稅之道有獨特的見解,能夠幫助朱載j推動工商賦稅的改革。朱載j御于是召沈季文到京師來。
同時申時行對于朝廷現在的所謂關市不征的風潮深感擔憂,作為朱載j的近臣,他很清楚朱載j的心思,但是這幫人未必明白朱載j的意圖,而且他們即便是明白,也未必會同意朝廷的工商賦稅制度,他們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哪里管什么國家朝廷,申時行私下里已經勸說過他們的,申時行的看法也很簡單,工商稅是肯定要征收的,但是朝廷可以在這次修訂工商稅的則例中將之前不合理的一些條款予以修改,這樣的話,朝廷和商人之間就能夠達成一種平衡了,但是他們顯然不是這么想的,他們抱著所謂的關市不征不放手,想要逼迫朝廷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