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為他是開乾陛下!
工部興水利,吏部主人員調動。
六部都各有自己的職責所在,而朱允熥現在對于此事的相關安排,則十分合理,更是無可指摘。
被點到名的秦逵當即出列。
和本就站在隊列之外的詹徽二人齊齊拱手垂眸,應聲道:“微臣秦逵詹徽,謹領陛下旨意。”
詹徽的面色微微有些發沉,嗯……任他舌燦蓮花,竟是一點好都沒撈著,純當了個調動工作崗位的hr工具人。
秦逵的面色則是截然相反的。
一副笑嘻嘻的樣子。
格外的三百萬石預算……落自己工部的頭上來了啊!以前工部哪兒有那么受重視?那么威風?
想到這里,他微微抬眸瞧了朱允熥一眼,激動之中,也帶來許多感激在里面,他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的命門永遠握在這位少帝的手里,今年能撈到這個好,也是因為自己去年盡心盡力辦好了事情。
「既然陛下把這個事交到我頭上來了,于公于私,我也一定要替陛下把這件事情辦好!」
秦逵在心中暗暗下了決心。
至于這個決策是否太任性、是否是投入高、效益小。
秦逵心里也拎得明白。
這不是自己能置喙的事情,不僅僅因為那是天子的決定、朝臣無力干涉;同時還因為……
做出這個決定的,是這位開乾陛下!
只因為他是開乾陛下!
秦逵最是清楚,這位開乾陛下的高度,永遠不是旁人能夠理解的存在,他的想法最終到底落在了哪里,這世間不會有還有人在噴我,說這時候沒有乾清宮,所以在這里最后申明一次哈:有的,朱棣遷都之后在北京建造的紫禁城是仿南京紫禁城造的,建筑格局、宮殿名稱、用途……等等,基本都差不多,面積上南京故宮比北京故宮還大。唉……卑微作者,垂頭叉腰嘆氣ipg)
秦逵感受到了這些目光,也聽到了那些噓聲,卻是昂然將頭愈發抬高了些。
他本就已經當了孤臣。
只能一條路走到黑,而同時,侍奉這位開乾陛下,他心里也愿意一條路走到黑!——他信這位少帝!
想到這里。
他的背脊一時都挺得更直了些。
朱允熥點了點頭,面上露出一絲滿意的淡笑,緩緩道:“那朕拭目以待。”
一番折騰下來,兩件事情也就此定下。
所有人也都看得出,朱允熥一開始連人選、細節,都仔細考慮挑選好了,顯然說什么都是不可能有轉圜余地了,便也沒人再不識好歹地多說什么。
待隊列之外的人各自回到原先的位置。
朱允熥才繼續開口道:“朕要交代的事情,暫且就這兩件了,剩下的,你們各自根據自己手底下部門的職責情況報預算,朕聽著,你們議。”
說完,他也卸下了之前那副嚴肅模。事不關己一般往后一仰,整個人都優哉游哉地靠在了椅背上。
誠然,他要做的事情遠不止這兩件。
但朱允熥知道,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的道理,當下雖然有結余,可這結余并沒有那么大。
他計劃里的事情固然也要穩扎穩打往前推,但在推這些事情的同時,首先一定要做的,毫無疑問是先保證大明皇朝的正常運轉。
所以朱允熥并不打算占用其他額度。
而筆額外的錢糧就這么多。
肯定是揀著最火燒眉毛的事情優先來做。
朱允熥說完這話。
在場諸多朝臣松了一口氣的同時,都不由暗自抽了抽嘴角,暗暗腹誹道:「一口氣把錢都花完了,咱們這些人,不還只能緊巴巴地花?」
他們都知道。
去年課稅收入的盈余,一大半是被去年年底那幾個大案子、以及那一張張“剝皮實草”處置的圣旨給嚇出來的,另一小半則是把去年放在天災上的預算省了下來。
都算不得什么常規收入。
今年的收入、花銷情況是個什么光景,誰也不敢說。
他們當然也只能按照從前的定例來規劃預算。
不過,明初的官員基本也都是實干的,雖然心里各自吐槽叫苦不少,但一個個都是跟著朱元璋拮據過來的,便也各自按部就班地緊著自己手底下的情況,依次站出來陳述情況,申報預算。
明朝開國到現在也二十六年了。
許多常規的事情也早形成了體系和定例,倒是不需要朱允熥操心太多,整體申報討論下來,也沒有節外生枝地發生其他插曲,所以朱允熥也就樂得一邊喝茶,一邊聽著他們討論,沒再多說些什么。
就是這種開會的過程顯得十分枯燥無聊了。
還整整持續了約莫一個時辰的時間,這就更煎熬了。
等他們拉扯完。
朱允熥這才重新打起精神來,
打了個呵欠道:“今日只議收支預算,既然各部各門的預算也合計下來了,后面就由戶部那邊整理出整體預算方案,朕這邊審核了、批了紅蓋了印,執行下去也就是了,退吧!”
(請)
只因為他是開乾陛下!
此間事了,朱允熥都發話了,旁的大臣自然也沒什么其他好說,各自木然地拱手躬身,行了告退的禮,齊聲道:“微臣等告退!”
乾清宮的朱漆大門轟然洞開,外面帶著涼意的新鮮空氣也涌入了進來,諸多身著緋色官袍的朝堂重臣肅然后退至門口,而后魚貫而出。
出了乾清宮大門。
眾人這才各自先后長嘆了一口氣,心照不宣地左右轉著腦袋,和旁邊的-->>同僚交交換著無可奈何的眼神,各自無奈搖頭,抿著嘴唇都想說點什么,卻是都憋著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