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裴文聰心里有些郁悶,這一次來燈塔,連續兩件事都碰了一鼻子灰,能不讓人掃興嗎?
于是在接下來的餐桌上,裴文聰就把話題引到了杰夫的三個孩子身上,
按照種花家的傳統,你那么多孩子,總得多賺些錢讓她們過的更好吧?
兩百萬美元的稿費雖然不少,但是分到每個孩子的頭上,可也就不多了呀!
但是杰夫的妻子卻笑著插話道:“裴先生,其實我們燈塔人跟你們東方人不同,孩子的未來需要她們自己掌握,她們的人生,只能讓她們自己決定”
這不就是東方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嗎?
“呵~”
李野無聲的笑了。
上一輩子的時候,李野單位上司的親侄子娶了個燈塔女孩兒,惹得他們全家人都不高興,以至于李野的上司發出了“打死不跟燈塔人結親家”的誓。
因為女方的父母都快六十歲了,沒有自己的房子,沒有一分錢存款,女兒出嫁一毛錢的嫁妝都沒有
但問題就是這個鳥樣子,女方父母還整天開著車到處旅游到處浪,也不努力工作,還倒欠銀行一筆信用卡。
這就好似在跟自己的女婿一家子顯擺:“你看我這一輩子活的多瀟灑,你們這些蠢貨,為什么傻乎乎的把兒女應該受的苦,強行摁在自己頭上呢?”
當時李野的上司說出這個事情的時候,李野的同事們還分成了兩派。
有人說人家燈塔人的育兒習慣就是優越,年輕人就是應該靠自己,十八歲之后滾出家門別回來啃老。
但是反對派則認為,任何一種傳統習慣,如果能夠傳承千年,那么一定有它的道理。
種花家的傳統,就是全家集三代人之力,盡力扶持新一代的繼承者,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強,而不是寄希望于自己的后代驚才絕艷,打破一代窮、代代窮的死循環。
兩伙人吵來吵去的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是最后李野的上司卻幽幽的說了句話。
“如果你們家總是兒孫自有兒孫福,那么用不了幾代就徹底沒有兒孫了。”
種花家的傳統,其實就是在倒逼著每一代人都要努力,誰也不許偷懶,努力的把家族的血脈傳承下去,也把希望傳承下去。
而杰夫家現在的這種想法,也并不是全部燈塔人的作風,畢竟那些富人,可不是這么干的。
那個老巴,整天咋咋呼呼的要把自己的財產都捐了,咋呼了多少年,臨到老了不是又想反悔了嗎?
不夠就在晚餐快結束的時候,李野才知道自己又誤會杰夫了。
(本章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