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自有兒孫福
跟王安電腦公司談崩的
兒孫自有兒孫福
“但是我們在尋求合作的時候,卻總是礙于文化、信仰的差異,受到了某些不應該的阻力,所以我們希望尋求一位燈塔籍的合伙人”
因為以裴文聰的了解,這位威特杰夫先生是個比較坦誠的人,所以裴文聰也沒有藏著掖著繞來繞去,直接就對杰夫發出了邀請,并且隱晦的表示了邀請杰夫的原因。
“礙于文化、信仰的差異,”其實就是因為膚色上的差異,“不應該”的阻力,其實就是不友好的歧視。
風險投資,不像炒外匯、炒股票這種賺快錢的買賣,可以無視身份的隨便交易,低買高賣賺了就走,起碼你得有個正式的公司,而且還要在業內有點名氣。
比如李野看上了一家小科技公司,然后上門直接說“我是來自東方神秘大國的有錢人,我很看好你,你開個價吧”
人家說不定會以為李野是騙子。
而如果上門的是紅杉資本呢?那人家就會認真對待,報出自己真實的要求條件。
再說這次跟王安電腦公司的接觸,裴文聰是先通過港島華人富豪圈的關系,跟同為華人的王安老先生接觸,經過多次試探交流之后,才走到了最后的階段,過程非常繁瑣,耗費了裴文聰大量的心力。
所以王烈的突然變卦,才讓李野等人如此憤怒。
但如果是業內比較知名的企業跟王烈談合作,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李野和裴文聰商量之后認為,注入、流出燈塔的資金渠道可以有很多條,但在燈塔本地,必須要有一家風投公司,也要有一位可靠的合伙人。
杰夫就是一個不錯的人選,尤其他還是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雖然是歷史系畢業生,但是到了硅谷那個地方,終究有著更加便利的人脈。
杰夫聽了裴文聰的話之后,默默的點了點頭,什么都沒說,只是悶悶的吃飯。
裴文聰有些詫異了。
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講,他已經伸出了橄欖枝,杰夫就應該順桿往上爬,跟裴文聰聊聊“我占多少股份?能賺多少?擔多大風險?”這一類的問題了。
但是現在杰夫的表現,怎么好似跟錢過不去呢?
還是我說的含蓄了,說的不夠清楚?
裴文聰琢磨了一下,只好直截了當的道:“杰夫先生,你有興趣做我們的合伙人嗎?”
杰夫搖了搖頭:“裴先生,謝謝你的信任和好意,但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所以并不想做出任何改變。”
“”
這就沒辦法談了,上趕著不是買賣,還能求著你跟我發財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