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楚鎮邦聽了喬良的這番話后,哈哈大笑起來。
“小喬啊,你越來越進步了,好,不錯,不錯,我沒看錯人。”
聽到楚鎮邦夸自己了,喬良很是開心,一壯膽,還是把郭清泉到竹清縣任縣委書記的事情和賈仁志的事情,向這位老書記一一匯報了。
楚鎮邦聽完喬良的匯報,沉默了好一會兒,喬良嚇得大氣都不敢喘一下,更不敢問什么,只是等。
過了好一會兒,楚鎮邦的聲音終于響了起來。
“小喬,你把情況捋得清楚,這很好。但要記住,官場不是角斗場,是治世的棋盤。”
“老季說賈仁志是線人,陳默讓紀委動了人,表面看是針尖對麥芒,實則是制度制衡的邊界在受考驗。”
“紀委辦案講證據,公安護線人講職責,這兩條線都不能偏。”
“你告訴老季,把賈仁志那案子的底子梳出來,緝毒報道的獎項、文物走私的線人,這些都要核實,但不是為了撈人,是為了不讓個案破了大局的網。”
“真有經濟問題,該退的退、該查的查,可要是牽扯到線人安全,公安廳得拿出實據來,紀委也要給辦案留有余地。”
“這不是護短,是守住執紀不礙大局、辦案不損根本的底線。”
說到這里,楚鎮邦提到了季光勃的副省長任命,語氣有些凝重地說道:“小喬,你要記住,干部任用不是棋盤上的催子,程序正義才是壓艙石。”
“組織部的流程要走實,考察、公示、集體研究,一步都不能省。”
“季光勃想快,能理解,那個叫郭清泉的想去下面縣,你也得把這些流程一一走遠。”
“博弈可以,但不能破了制度的籠子。”
“陳默用紀委,是依規;季光勃想反過來用線人特權對沖,這就容易滑向以權制權的泥潭。”
“一旦籠子破了,今天能保賈仁志,明天就能有人保更大的棋子,到時候整個官場的規矩就亂了,小喬,這不是我想看到的局面,我也不希望你總是替別人撈人。”
“小喬,你是不是在想,分管公檢法這塊,有副書記盯著,怎么還會亂套?”
“副書記錢明德,是兼著政法委書記,按說能統籌協調。可公檢法、紀委,都是要害部門,職責有交叉,權力有邊界,稍有差池,就容易出亂子。”
“這次賈仁志的事,說到底是部門間的拔河,誰都想按自己的節奏來。”
“老錢那邊,我會去溝通,讓他牽頭梳理清楚,不能讓個案變成燙手山芋,更不能讓公檢法和紀委成了對立面。”
“小喬,你再跟季光勃通個氣,就說我的意思:賈仁志的事,依規查、護大局。”
“季光勃的任命,按程序、等結果。讓他沉住氣,公安廳長要想的,不是護自家的人,是護全省的治安。”
喬良聽著楚鎮邦的這些話,說不出來失望,可老書記還在講,他除了認真聽,半個字都不敢反駁……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