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市長的實踐分享,尤其是明州的‘放管服’結合思路,很有參考價值。”
再看向錢研究員和劉建華,微微點頭:
“錢教授和劉市長的擔憂,也提醒我們,發展不能以犧牲勞動者權益為代價。”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老孫身上,既不褒也不貶,只是平靜地承認:
“孫老的尖銳問題,更值得我們反思,政府的角色,究竟是引領者,還是被動適應者?”
這一番話,既沒有否定任何一方,又把矛盾引向更深層的思考,完美展現了支部書記的“控場”能力。
張林的臉色稍霽,錢研究員和劉建華也感覺自己被重視了。
老孫只是掀了掀眼皮,又啜了口茶。
鄭儀趁熱打鐵:
“這樣,今天討論的焦點很明確:政府在處理三者關系時,如何真正做到‘強而不硬,柔而不弱’?”
“我提議,這個作為我們小組近期研究課題的題目之一。”
“我們分組分頭深入調研,收集案例和數據,下次研討拿出更扎實的論證來。”
這個提議合情合理,且符合黨校要求。
張林立刻點頭:“我同意。實踐出真知。”
錢研究員和劉建華也表示了認可。
李國濤巴不得快點結束這場爭論:“好好好!到時候用事實說話!”
老孫不置可否。
鄭儀又看向一直沉默記錄、如同監考官的趙穎:
“趙班長,你看這樣安排可以嗎?”
趙穎抬起頭,冰冷的目光掃過全場,尤其在老孫身上停頓了一瞬,然后才落到鄭儀臉上。
“可以。”
她只吐出兩個字,算是給這次磕磕絆絆的研討劃上了句號。
“散會!”
鄭儀宣布。
人群散去。
張林和老孫各自離開,像兩道互不相交的平行線。
劉建華湊近鄭儀,低聲感激道:“鄭書記,中午的事,太謝謝了!我剛去了校醫院,開了證明,申請也寫好了,回頭給您送去!”
鄭儀拍拍他肩膀:“行,盡快送來。”
李國濤也湊上來,滿臉“心有余悸”:
“支書!還是你厲害!剛才那場面,差點炸鍋了!錢教授那書生氣,老孫那張嘴……嘖嘖!也就你能按住!”
鄭儀笑了笑,沒接茬,只是說:“李總,文體活動這塊,你也得拿出計劃來了。”
“包在我身上!”
李國濤拍著胸脯。
鄭儀看著他們離去,才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就在這時,一個身影無聲無息地靠了過來。
是省紀委那位姓李的紀檢委員。
他三十多歲,瘦削精干,臉上總是沒什么表情,像戴著一副人皮面具。
他走到鄭儀身邊,聲音壓得極低,只有兩人能聽見:
“鄭書記,有空嗎?單獨聊兩句?”
鄭儀心頭微動。
這位李委員,從分組到研討,一直像個沉默的影子。
他的任務是什么?監視全班?還是……另有所圖?
“當然。”
鄭儀平靜地點頭。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