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的宿舍也在四樓,不過在最東邊把頭的401。
面積一樣,格局相同。
但氣氛截然不同。
房間里開著燈,但光線像是被什么東西吸走了,顯得冷清而空曠。
張林坐在書桌前,手里拿著一份《明州市2025年重點工程項目推進計劃(草案)》,面前攤開筆記本,筆尖懸停,卻遲遲沒有落下。
他的舍友,省紀委的年輕處長王哲,正背對著他,在靠近門口的床鋪旁,一絲不茍地整理著自己的行李箱。
動作利落,帶著一種刻板的嚴謹。
行李箱里的物品擺放得如同刀切般整齊,衣物分門別類,書籍碼放有序,就連牙刷都規規矩矩地插在專用杯里。
房間里異常安靜。
只有王哲整理衣物時發出的輕微窸窣聲,以及他自己幾乎微不可聞的呼吸聲。
張林的目光掠過那份計劃草案。
東海石化產業園三期擴建,四海生物醫藥研發基地配套市政工程,臨港國際物流樞紐……
一個個項目名稱,背后牽扯著巨量的資金、土地和盤根錯節的利益。
這些項目,是明州未來幾年的經濟引擎,是他坐上那個位置必須亮出的成績單。
更是……他背后那些推手們最關心、最不能耽擱的“硬指標”。
他不用回頭,也能清晰地感知到身后那道無形卻無處不在的目光。
王哲。
省紀委的年輕干將。
把他安排在自己這個房間里,本身就是省里釋放的最清晰的信號,盯著他。
盯著他的一舉一動,一一行,尤其是在黨校這個遠離明州、卻又高度敏感的地方。
這種被嚴密監視的感覺,并不好受。
但他不在乎。
至少,表面上的張林,依舊保持著那份市領導的從容。
他甚至能理解省里的做法。
前任何偉的倒臺,留下的窟窿太大,濺起的泥點子太多。
讓紀委的人就近看著點,對省里負責,對各方……也算是個交代。
王哲收拾完畢,輕輕合上行李箱,直起身。
他沒有立刻坐下,而是走到窗邊,伸手調整了一下窗扇的角度,讓夜風能更順暢地吹進來一些。
然后,他才轉身,目光平靜地掃過張林的后背。
“張市長,還在忙?”
王哲的聲音不高,帶著一種體制內特有的、缺乏溫度的客氣。
張林仿佛才從沉思中驚醒,緩緩放下筆,轉過頭,臉上瞬間浮起溫和得體的微笑。
“王處收拾好了?效率真高啊。”
他語氣輕松自然,仿佛兩人之間沒有任何隔閡。
“習慣而已。”
王哲點點頭,走到自己的書桌前坐下,隨手拿起一本《黨紀律處分條例解讀》。
“張市長要休息了嗎?需要關燈的話隨時說。”
“不用不用,我看完這點,你先休息。”
張林笑著擺擺手,顯得很隨和。
王哲沒再說話,低下頭,翻開了那本厚厚的紀律解讀,看得很專注。
房間里再次陷入沉默。
表面上是兩位學員相安無事,各做各事。
張林的目光重新落回計劃草案上,但思緒早已飛遠。
明州……
那個他為之奮斗了半輩子的地方,如今更像是一頭擇人而噬的巨獸。
沒有人在這里談政治理想。
太奢侈,也太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