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梅回到自己位于三樓的組織部辦公室,反手輕輕帶上門。
她沒有立刻坐回那張寬大的辦公椅,而是走到窗邊,望著樓下院子里被烈日炙烤得有些蔫頭耷腦的冬青樹,心里卻像塞了一團亂麻,理不出個頭緒。
鄭儀,鄭秘書長。
按照明州常委的排序,這位年輕的秘書長,排名確實在她之后。
論資歷,她孫梅在明州經營多年,從基層干起,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管官帽子的關鍵位置,見過的風云人物也不少。
按常理,組織人事這樣的核心權力,應該由她這位組織部長,或者至少是書記、副書記來主導醞釀。
一個秘書長,更多的是負責協調落實,尤其是在干部任用這種敏感問題上,通常不會如此直接、如此強勢地表達“建議”,甚至可以說是“指定”。
但……孫梅在心里苦笑一聲。
今時不同往日了。
現在的明州官場,誰還敢真把鄭儀僅僅當成一個“排名靠后”的常委秘書長來看待?
他不是按部就班、論資排輩上來的。
他是帶著一股旋風空降下來的,一來就攪動了明州這潭看似平靜、實則深不見底的水。
北河村風暴,四海集團垮臺,表面上,是市委集體決策,是鄒俠書記親自掛帥,是紀委政法委利劍出鞘。
但核心圈子里誰不知道,從頭到尾,真正的推手,就是這個看似低調、總是站在鄒俠身后的鄭儀!
這位秘書長,太善于造勢,更善于借勢。
借北河村百姓的怨氣之勢,借省委整頓吏治之勢,借鄒俠求穩又渴望有所作為的矛盾心理之勢……最終硬生生在明州這潭深水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是他敏銳地抓住了北河村這個突破口,是他一手組建了政策調研組這個尖刀班,是他精準地調動了胡之遙的刀和鄧修的劍,甚至……是他巧妙地穩住了鄒俠,說服了這位一向求穩的書記,下定了破釜沉舟的決心!
這一連串動作,環環相扣,步步緊逼,快準狠穩,幾乎沒給對手留下任何喘息和反撲的機會。
這份手段,這份魄力,這份對大局的掌控力,哪里像他這個年紀、這個位置的干部該有的?
簡直像個……在官場浸淫了半輩子的老手!
不,這也絕對不是老手的手段!
老手往往習慣于原有的規則和平衡,而鄭儀,他似乎更善于打破規則,重塑平衡。
現在,四海集團的廢墟還沒清理干凈,他就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搭建新的舞臺了。
明州城投集團。
好大的手筆!
好深的謀劃!
這哪里是什么簡單的處置不良資產、防止國資流失?
這分明是要借此機會,將明州未來發展的經濟命脈和核心資源,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董事長人選,他居然屬意陳默!
那個跟他一樣年輕、一樣沖勁十足、幾乎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急先鋒!
這用意,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孫梅感到一陣心驚。
如果真讓陳默坐上了那個位置,鄭儀的勢力將急劇膨脹到一個可怕的地步。
黨委系統,他作為秘書長,本就處于中樞。
政府經濟領域,通過陳默掌控城投集團,他又能施加巨大影響。
再加上鄒俠書記顯而易見的信任和支持……
這明州的權力格局,恐怕真的要徹底改寫了。
自己這個組織部長,雖然地位特殊,掌管著干部的升遷任免,但在這種大勢面前,又能有多大的抗衡力量?
剛才在鄭儀辦公室,他那番話,看似客氣,商量,實則綿里藏針,步步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