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微微點頭,隨后將省委省政府的相關決定說了一遍:“今日召集大家過來目的很簡單,目前我省有一個重點項目要推進,關于成立海洋大學項目建設的計劃,這是對我們青云省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集我省之力,打造的一張教育新名片……”
陳木的開場白說了大概兩分鐘,隨后進入主題:“海洋大學項目落地選址就定在這里,這是經過上級不斷調研且已經通過省委常委會研究通過的,希望在項目進行期間,你們三個村莊能夠配合項目組將這個項目給落地。”
陳木直接說了結果,不給眾人任何反對的意見,因為這是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是已經經常委會研究通過決定好的事情,就不用想著什么拒絕,而是要想著如何配合好相關工作。
“原本這個項目是不需要和你們商量的,但是這塊公地畢竟是三姓村村集體所有,所以就涉及征遷與賠償機制,今天的會議就是想要聽聽你們在這一塊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議。”
當初說完之后,目光掃視眾人,卻是發現大部分的人臉色變得很難,這不是來找他們商量的,而是來宣布決定的,就是唯一土地賠償多少的問題。
“陳組長,興辦教育固然是一件好事,可為什么非要將選址落地在這里?我們三姓村這些年來經濟發展都不錯,而這邊作為我們三姓村唯一出海的小碼頭,若是興建了大學,豈不是堵死了我們三姓村出海的路子?”張寧冷聲說道,顯而易見,他不管你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只要這件事侵犯到了張家村的集體利益,他就有權站出來提出反對意見。
“我們張家村有四百余戶是靠海為生,維持千人生機,如果大學建設在這邊,以后我們張家村的村民要出海就非常的不方便。”張寧也知道他反對也需要有理有據,而不是胡攪蠻纏或者亂說一通,這畢竟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我方家村也不太認可大學落地在這邊,我們村靠海為生的村民也不少于四百戶,這種情況下如果將這塊空地給征用了,一樣影響到千人生計問題。”方宇也是沉聲道,在這件事情上他自然要和張家村形成一個統一戰線。
如今,三個村莊已經有兩個村莊持有反對意見,剩下就是吳家村了,如果三姓村全部都反對,那么這個海洋大學建設項目幾乎可以宣告失敗。
眾人這時候看向了吳大龍,此刻吳大龍面露掙扎之色,他知道這時候眾人都在等待著他的表態,他深深看了眼陳木,緩緩說道:“村集體我們吳家村占比比較少,且我們吳家村絕大部分都是以販賣魚貨為主,這邊要建設大學對我們吳家村影響不大,因此我們吳家村并不反對。”吳大龍思前想后,最終還是說出了他的意見。
而吳大龍的意見則是讓方宇和張寧臉色微微一變,這吳大龍今天是吃錯藥了嗎?明明優勢在我,卻還跑到了陳木那邊去,這吳大龍有問題。
“看來意見并不統一啊。”陳木對這結果并不感到意外,如果能這么順利就得到三姓村的支持,那這三姓村就沒有存在任何問題了。
正常而,海洋大學若是落地在這邊,對三姓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不僅可以帶動周邊經濟,更可以讓三姓村迅速進入經濟高速發展階段,要知道海洋大學建設的規模很大,屬于全省第一,是按照985標準進行建造,原本生源就有一萬多人,新校區將會擴招數千名學生,規模達到了兩萬人層次。
兩萬多人的量級院校,這已經是相當龐大的數字了,而三姓村是緊挨海洋大學的村莊,這無疑多了無數生存門路,哪怕僅僅只是做小吃,都足夠讓一批人過上小康生活了。
而小吃只是最小量級的產業,還有旅館、酒店、商場等等,可以說海洋大學一旦落地生根,對三姓村將是翻天覆地的改變。
如今張家村和方家村持著拒絕的態度,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海洋大學的項目可能侵犯到他們的核心利益了,不然這種好事,再沒腦子的人都知道支持才是對的。
至于吳家村,如果不是吳剛的事情,陳木也相信吳大龍會反對的,只不過礙于吳剛的事情,吳大龍選擇了妥協。
而這妥協則給陳木一個良好的機會,他突然看向李奇鎮長,沉聲道:“李奇鎮長,麻煩你通知一下,各村派十名村代表到這邊召開一個臨時會議,對象就按照我給的門牌號分配。”
“沒必要隨機抽查吧?”李奇看到這些隨機抽查的村民,臉色微微一變。
“村民的意見才是民意,個別人的意見不做參考價值。”陳木笑著說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