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中餐不符合華國人吃慣了新鮮食物的味蕾,但打入天天吃白人飯的群體中,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只需要用鋁箔袋將做好的食物裝起來,吃飯時用沸水煮熱,或者倒入餐盤里,用微波爐加熱,就能很快吃到熱氣騰騰的餐食,這對外國人來說是很容易接受的事情,畢竟他們普通人的日常餐食,基本上也就是這樣解決的。
買超市洗干凈切好的沙拉,倒進去沙拉醬,就是一份涼菜。
買烤好的面包胚,自己煎一下腌好的肉餅,擠上各種高熱量的醬料,就是一個漢堡。
當然,這還得是勤快人,懶人更習慣于在快餐窗口買制作好的食物,更能節省時間,也更美味。
速食在目前的華國還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因為華國人更喜歡吃新鮮食物,同時相比起來收入也更低,自己做飯能夠節省更多的錢。
但它在國外已經有良好的生長沃土了。
只需要按照外國人的口味做出改變,用一個合理的價格包裝銷售這些食物,即便只本著獵奇的心態,也會有一個不錯的銷量。
這不是大大的外匯嗎?
憑什么只能讓他們拿著中央廚房來我們這里掙錢,我們卻不能掙回去呢?
沒有這樣的道理。
江云把想法告訴自己的團隊,大家都對此信心滿滿,勢必要把預制菜打入國外市場。
他們已經有了十分成熟的預制菜包裝機器,現在只需要建立更完善的預制菜生產線,就可以開啟生產工程了。
沙縣小吃的餛飩可以提前制作好,冷凍起來,食客點單后只需要廚師把它們煮熟就好了。
大桶的芝麻花生醬可以提前調好味,保證每一勺的品質都一模一樣。
酸酸甜甜的左宗棠雞可以裝進真空袋子里包裝起來,作為米飯的搭配,包裝成盒裝午餐進行出售。
他們可以操作的類目太多了,最后導致的結果是,一下午所有人都在刪減多余的類目,試圖找出最受外國人歡迎的二十個商品來做。
凱爾很榮幸受邀參加了最后的菜單抉擇。
他的面前擺著五十個盤子,里面裝著各式各樣的菜肴或者醬料。
江云等人需要通過他的品嘗結果,來確定最后的菜單。
凱爾嘗的很認真,這些菜大部分都比較中式,有些菜剛剛吃起來很怪,再吃幾口就變得好吃了,有些菜一入口就難吃,讓他避之不及,只有十幾個菜是他一入口就喜歡的,讓他忍不住多吃幾口。
經過凱爾的友情幫助,大家最后定下了最后的菜單。
有沙縣包子,柳葉蒸餃,花生醬拌面,小餛飩,茶樹菇老鴨湯,玉米排骨湯等經典中式菜色。
同時還有改良后的蓋飯、炒菜,粉面湯等菜色,力圖保證無論是華國人還是外國人進來,都能點到自己想吃的東西。
凱爾摸著自己吃撐肚子,笑道:“放心吧,如果是這本菜單的話,我保證你們的店可以風靡全市!”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