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察完北斗衛星的總裝工作后。
彭林又來到昌河兵器工業總廠最新收購的燕京飛機制造分廠。
自去年彭林與谷廠長聯系后,昌河兵器工業總廠便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數起航空飛機制造廠收購計劃。
燕京飛機制造分廠便是其中一家。
在這里,彭林率先展開了渦扇-10“太行”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工作。
航空發動機的動力性能將直接決定戰機的基礎能力,是戰機身上的“心臟”!
甚至從一代戰機到二代戰機再到三代戰機,每一代戰機技術的進步,其核心都是航空發動機技術的進步。
在前世,渦扇-10“太行”系統航空發動機是龍國自主研制的首款大推力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
耗時二十余年經三代人接棒才研發完成!
并且彭林就是該研發團隊的第三代總師!
渦扇-10航空發動機是當之無愧的“龍心”,渦扇-10a、渦扇-10b、渦扇-10c、渦扇-10d等不同型號,更被分別應用于殲-10系列、殲-11、殲-15、殲-16、殲-20等所有核心戰機!
彭林目前要設計和研發的,便是渦扇-10“太行”航空發動機系列中技術難度最低的渦扇-10a!
渦扇-10a雖然在推力以及推重比上大致只與目前漂亮國最先進的渦扇航空發動機相當。
但好在渦扇-10“太行”是一個系列,等著日后龍國航空工業基礎成熟,殲-10戰機依然可以更換為更先進的渦扇-10b,甚至是渦扇-10c!
在研發初始階段,彭林最著重開始的,則是研發工程師的培養工作。
由于目前龍國在渦扇航空發動機領域一片空白,所以彭林便將自己提前編寫的教材那出來進行授課,挑選年輕人培養龍國未來的航空動力專家工程師!
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彭林是真正的技術專家!
哪怕放在后世,他也是全球航空動力領域最頂尖的那一批人!
他深知在航空發動機發展中,材料是基礎,設計是靈魂,制造是關鍵!
所以在初始階段,他便三路并行,齊頭并進的三方面人才共同培養和發展,以確保渦扇-10的整體研發進度不會被任何一方拖后腿!
1月15日。
彭林接到匯報,北斗衛星發射任務一切準備就緒。
而彭林也立即乘坐軍用專機趕赴酒泉衛星發射場。
1月16日,清晨。
兩枚“長征”發射火箭豎立在發射場。
這一次,彭林將采用“一箭雙星”發射技術,一次性發射四顆地球軌道靜止衛星,完成北斗一號系統的初步組網!
分別為北斗一號a星、北斗一號b星、北斗一號c星、北斗一號d星!
彭林站在總指揮室內,通過監控畫像可以看到發射場上兩枚長征火箭巍然矗立,銀白色箭體在朝陽下泛著冷光。
發射塔架展開,燃料加注完畢,技術人員進行最后檢查,現場氣氛緊張而肅穆,只待點火指令下達。
上午九點鐘,發射塔架緩緩撤離。
與此同時,地面指揮中心響起倒計時。
隨著\"點火\"指令炸響,三級火箭尾部驟然噴涌出熾白烈焰,震波掀起環形煙塵,大地在轟鳴中戰栗。
龐大無比的長征火箭拔地而起,拖拽著千米長的尾焰撕裂云層,彈道軌跡在天幕劃出赤紅弧線。
短短幾分鐘時間內,一二級火箭相繼分離,整流罩在卡門線附近綻開,露出搭載的北斗雙星。
此時,第三級火箭二次點火,精確調整軌道參數,衛星太陽能翼板如鷹隼展翅般展開!
星箭分離瞬間,太空推進器泛起幽藍微光,四顆衛星以厘米級精度滑入地球靜止軌道,原子鐘脈沖信號首次與地面控制中心取得聯系!
北斗一號,組網成功!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