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需要動員的動員大會,今年都不用開了。
當趙隊長敲響搶收的銅鑼后,大家領了工具就開干。
今年沒有凌司景,權馨便和張玉梅搭伙兒。
權馨在前面割,張玉梅在后面捆,王曉玲負責往出背,凌小丫依舊帶著村里的一幫孩子撿麥穗。
就是欒母也沒閑著,和凌家大兒媳一起,往地里送飯。
欒軍則是屬于編外人員。
他踢正步抓特務是一把好手,但干起農活兒來,還不如宋顏姝。
但他干得很認真,也沒被地里的小蟲子嚇到,看著,還算可以。
令欒母沒想到的是,權馨那么優秀的人也會窩在大太陽底下揮汗如雨,幫著搶收。
而且人家割麥子的速度,那可是村里最快的。
至此,欒母就更加佩服權馨了。
夏天的日頭很烈,天氣也很給力,連續一周沒有下雨,一直晴空萬里。
搶收回來的麥子經過十來天的暴曬,人們揮動著連枷,老人們拿著棒槌,脫拉機機頭拉著石磨,全村大多數人員齊上陣,很快就將麥子脫了粒,收了倉。
看著比往年要多一倍的收入,大家伙兒的臉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今年,也不用餓肚子了。
等忙完夏收,這天晚上,村里的喇叭突然又響了:“請各位社員來大隊部一趟,積極參與工農兵大學生的競選名額投票。”
重要是事情說了三遍,村里的喇叭才重新歸于了平靜。
知青們也來了。
權馨提著小板凳過來時,大隊部門前的空地上已經坐滿了人。
人們都湊在一起說著話,此起彼伏的笑聲傳出去了好遠。
見大家都差不多到齊了,趙隊長便站在一塊石頭上說道:“大家也都知道此次過來是因為什么。
咱們靠山村的人口不是很多,去年的兩個名額給了村里的兩名后生。
村里高中畢業的孩子現如今也沒有了。
所以上面同意了我們的請求,初中畢業的也可以。
所以今年,希望大家踴躍投票,為咱們村再輸送一個有用的人才。”
趙隊長急得頭發都快要薅光了。
本來他和凌富強商量著學別的大隊那樣暗箱操作,隨便送一個人去上大學便也算了。
但他們的良心還是有些過不去。
商量了兩三天,他們還是決定全村人都進行投票。
去年文化程度在那里卡著呢,大家選了本村的兩個高中生也是無可厚非。
但今年不行。
知青點的好幾個知青都是高中畢業呢。
做人不能這么自私,那些孩子也為靠山村的發展做出過貢獻,也不能寒了那些孩子的心。
就看誰眾望所歸了。
權馨和宋顏姝明確決定不參與競選。
要不然,這個名額可就沒別人什么事了。
周阮捏緊了拳頭。
這么評選,根本就不公平。
靠山村彼此之間都是熟人,誰會把票投給下鄉的知青啊?
宋城等幾個老知青也是抿著唇。
即便是公平投票,他們也感覺希望渺茫。
村里的年輕人誰家沒幾個本家和親戚啊?
他們都給自己孩子投,票數肯定比其他人高。
這時,權馨第一個舉起了手。
“大隊長,我棄權。”
“啊?”
村民們都很是驚訝。
“權知青,你為啥要棄權啊?
我都決定把手里的一票投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