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燕云十六州和并州的所有趙家軍停止進攻!”
這一軍令是在趙安離開洛京三天后傳出的,還有兩條密令早已發出。
一條密令是告訴刁莽、馬元超和呂三更,讓他們明面上略作后撤,實際上卻是將相對分散的兵馬給聚集起來,做好隨時攻向上都的準備。
另一條密令則是讓楊老的三個高徒從大同一帶撤兵,不過要少撤人,多撤馬。
還要移花接木,將血屠衛給撤到河套。
洛京也有一路兵馬打著他的旗號,晝夜奔馳,往西北而去。
趙安自然不在其中。
他快馬加鞭趕往朔方。
抵達朔方后,又直奔后套平原。
狼山衛的衛帥唐疆和八千血屠衛已在恭候。
自血屠衛橫空出世,一戰成名后,趙家軍的將士們擠破腦袋想要加入。
最近更是如此。
因為趙安已經下令在洛京西側修建英烈陵園,專門用來厚葬戰死的將軍和屢立戰功的精兵。
血屠衛的所有人只要戰死,都可直接葬入洛京陵園中。
而且家人是可以被安置在洛京,得到最好的良田,享受最好的學堂,還有其他各種撫恤。
這也就是說,只要成為血屠衛的一員,那么生便是萬人敬仰,光宗耀祖;死也是無后顧之憂,子孫后代都能“落戶”京城。
所以血屠衛一旦出現空缺,立即會被增補。
人數始終都是八千人。
想要走關系加入,哪怕讓其多一人都不可能。
少一人那都是英魂,還有眾多精兵爭前恐后接過他的戰旗,秉承他的遺志,繼續戰下去。
趙安已經許久沒有看到自己的親兵了。
這也導致不少人發起了牢騒。
“王爺,和怯薛軍那一戰,您為啥不讓我們參戰啊!我們當時都急死了!”
“韃靼在中原折損了五十萬大軍,卻沒咱們什么事,咱們都感覺腰桿子挺不起來了!”
“對啊,本來還想一鼓作氣攻下大同,結果又發生了這樣的事……”
“王爺,韃靼的圣都和可敦城距離咱們這好像也就一兩千里,要不你帶著咱們把它們都給端了吧!”
……
望著簇在自己周圍,你一我一語的精兵們,趙安倍感親切道:“對付巖王、青桑王和赤爾乎他們,如果用你們,那么便不好誘他們上鉤了!”
“至于攻打圣都和可敦城,本王不是沒動過這樣的心思。但距離太遠,而且要經過茫茫戈壁,咱們想找點水喝都不容易。這兩處又有重兵把守,咱們哪怕能成功趕到,想要拿下也會很難。”
唐疆點頭道:“王爺所極是,這陰山以北多是戈壁,韃子向來是以牙帳來駐守和輪防,都沒啥城池,咱們孤軍深入絕非明智之舉!”
一個精兵大聲道:“那咱們打哪里?總不能讓西戎和韃靼牽著鼻子走,真把西北割給他們吧?”
“絕無可能!”
趙安斬釘截鐵道:“那都是將士們浴血奮戰而來,本王若干出這種事,今后還怎么有臉帶你們南征北戰?”
“韃子的圣都和可敦城不好打,但有個地方還是可以打的。不知你們可聽過‘龍庭’?”
“龍庭!”
唐疆第一個反應過來,整個人都變得無比狂熱道:“那是韃靼可汗在圣都以西唯一的行宮,就在燕然山南麓。”
“以前韃靼可汗每年冬季都會到此過上一段時間,今年因戰事吃緊,跑去上都督戰了。據末將所知,韃靼可汗的長子,也就是現在韃靼的儲君,一直在龍庭招募和操練新兵,王爺這是要攻下龍庭?”
“沒錯!”
趙安將拳頭一攥道:“現在也該輪到咱們割韃子的肉了,這第一刀肯定要既狠,又深,還能為將來咱們覆滅整個韃靼奠定堅實的基礎。本王思來想去,還是攻向燕然山最合適!”
在華夏歷史上,“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被視為古代武將最高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