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樁親事,要從口頭落到實際。
董勁秋恍恍惚惚下山,程慧同樣是心不在焉。
兩人都以為對方是來走個過場,都等著對方開口回絕,你等我等,等到了插釵!
程卿不僅要默默看著董勁秋當面泡她大姐,還有被強行塞了狗糧的感覺……不止是塞狗糧吧,這明明是把單身狗騙到山上再殺掉!
所以,她大姐真要嫁給董勁秋了?
程卿覺得整個過程都不真切,然而在回城的路上,李氏已經在和柳氏商量起大娘子的嫁妝問題。
“董家是大族,董勁秋又是嫡支的長孫,他要成親縱是倉促了些也會很隆重,董家不會吝惜聘金,嫁妝方面,我們不與董家爭鋒,卻也不能輸太多。“
來時是李氏、柳氏和程慧一輛馬車,二娘子和三娘子坐一輛。
長輩們路上要說這樁婚事,自是把程慧趕到了另一輛車上,方面李氏和柳氏商議。
程慧少不得要被兩個妹妹打趣一番,卻不知在這邊,柳氏兩人已談到了她的嫁妝。
家里的女兒說親,做父母的怕她嫁的清貧,日后受窮吃苦。
若是嫁的太好,又恐嫁妝不豐厚被男方看輕了,真是左右都為難。
自打李氏若要保媒董家,在等董勁秋點頭同意相看的兩天里,柳氏已經和程卿盤算過嫁妝。程慧從生母齊氏那里繼承的五千兩,自然要讓程慧全部帶著出嫁,程卿已經去衙門把那三百多畝地重新轉到了程慧名下。
除了這嫁妝田,程卿會格外拿出五千兩銀子做壓箱銀子,并將香露作坊每年的兩分利都轉給程慧。
有田莊的收入,有現銀,還有作坊的分紅,程卿覺得程慧這嫁妝資產分配挺合理的。
此外她還托何老員外幫忙在最短的時間內買家具,采購綢緞,又給程慧打頭面,這些加起來又得幾千兩,程卿從讓司硯收絲開始算起,到香露今年的產量翻倍,陸陸續續賺了一萬多兩銀子,嫁一個姐姐就把荷包給榨干了,等到二娘子、三娘子出嫁時,也不知她是否能重新攢到足夠多的銀子。
柳氏一樣樣算給李氏聽,李氏都驚了:
“卿哥兒這孩子,不聲不響的,倒是挺會經營。”
李氏沒想到程卿一口氣能拿出這么多銀子來,程卿家剛回南儀時的情況,李氏可看在眼里呢。
是不是裝窮,李氏和程卿家來往久了也能判斷。
——是真窮。
所以這筆銀子,是在這三年里陸續攢出來的。
柳氏若有這樣經營的手段,一家子也不至于要租汪布商家的房舍了。
李氏心知這都是程卿的功勞。
怨不得她疼愛卿哥兒,這孩子家里家外一把抓,著實是太辛苦了。
李氏嘆了一回:“銀錢這方面倒是不用擔心,現在捧著田地和宅子,想送給卿哥兒的人多得是,就看卿哥兒自己愿不愿意收了。就是他全都拒絕,去京城會試族里也會負擔路費花銷。”
族里出的銀子不夠,五房也會出銀子。
李氏如今要說的卻是程慧的嫁妝,她從懷里翻出兩張契紙塞給柳氏。
柳氏再三推遲不肯要,逼的李氏都發了火:
“這是給慧姐的,不過讓你代她收下,趕緊拿著。”
柳氏為難。
這如何敢收?
一張是宣都府城郊的田契,足有三百畝。
另一張卻是在南儀碼頭的一間綢緞鋪子,南儀碼頭的任何一間鋪子都很值錢,一般人想買都沒門路,再加上鋪子里的貨物,這鋪子怕是要值上萬兩銀子,比那宣都城郊那三百畝地更值錢,柳氏拿著兩張契紙,手心都在發燙!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