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城拿不出土地安置流民,那就不拿。
想要土地,想要在臨清城安家落戶?
行啊,自己努力唄。
要是別的地方,商業不發達,找個零工短工都難,但臨清是大運河邊上的大糧倉,接納幾百個流民卻不難。
程卿給江知州提供的不是什么史無前例的絕妙點子,說白了就是以工代賑,她更多的是給江知州理清了思路,增加了魄力。
江知州在路上就和俞三交流了一番。
俞三聽得一愣愣的:
“程大人說要修個碼頭?”
“是啊,程大人要修碼頭,說是臨清的碼頭不夠用,實不相瞞,本官到任后,早就想擴建臨清的碼頭,幾次提起都因種種原因擱置,這次程大人也算幫本官下了決心。”
江知州滿臉是笑。
俞三沒整明白。
他還以為程卿會建議五皇子就地放糧呢。
臨清本就是糧倉,不說動用從通州、天津衛和德州撥運的糧,就把臨清本地的糧放出去,五萬石賑災糧養活幾百個流民輕輕松松,流民人數增加十倍,甚至二十倍,五萬石糧食也能支撐好久了。
不發糧,也不發銀子,只讓江知州修碼頭,江知州還能笑成這樣?
俞三很聰明,卻沒有多少實務經驗。
從前還沒有棄文從武時,他就愛和親爹俞大人對著干,哪里會去關心俞大人做地方官時是如何處理公務的。
今年進了錦衣衛,俞三就更不用學了,現在的技能點分配的非常偏科。
不過看江知州笑成這樣,俞三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沒明白,非常謹慎請江知州指點。
“就是以工代賑,本官出面新修碼頭,征召流民去做工,以銀錢和糧食支付流民的報酬都行,流民的生計暫時解決了,臨清又多了新的碼頭,本官也有信心繼續收編淮南過來的新流民!”
江知州講得眉飛色舞。
俞三抓住了重點,“修碼頭的銀子,是由朝廷出?”
江知州摸著胡須搖頭,“淮南的災情嚴重,本官怎能為朝廷增加負擔,修碼頭的銀子,大部分會由臨清城的富紳大商們承擔。”
俞三懂了。
強行攤派啊!
沒想到程卿會這樣做。
從富紳大商們口袋里搶出銀子來賑災,程卿真的能平安離開臨清么?
江知州賣了個關子,不肯細說。
谷宏泰將俞三和江知州的談話從頭聽到尾,很是羨慕。
這種強行攤派的事,富紳大商們肯定經常遇到。
不過程卿這樣給江知州出主意,別人卻不好罵程卿,程卿站著賑災的大義,臨清城的富紳大商們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了。
谷宏泰羨慕程卿,就是羨慕人家連做壞事都能被贊揚。
——果真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六元及第的狀元郎放個屁,都帶著文墨香,旁人還必須捧著?!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