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凌眼前的冕旒珠玉輕撞,發出清脆的微響,目光銳利如鷹隼,“愛卿,朕且問你,大秦為何需要連坐?”
這問題看似請教,實則是將辯論的舞臺完全交給了吳公。
吳公深吸一口氣,渾濁的雙眼瞬間爆發出懾人的精光,仿佛枯木逢春,燃起了熊熊的信念之火。
他毫無懼色地迎上皇帝的目光,蒼老的聲音在寂靜的大殿中異常洪亮清晰,字字如金石墜地。
“陛下容稟!連坐之制,乃我大秦根基之一,絕非酷法濫刑!”
“其一,什伍編戶,五戶為伍,十戶為什,使民互為耳目,鄰里相監。此法深入閭巷,瓦解宗族私力互助之舊習,令百姓一舉一動皆在國法網羅之中,使叛逆者無所遁形,民間反抗之紐帶寸寸斷裂!此乃鄰里連坐之精髓,保社稷安寧于細微!”
“其二,親屬連坐,尤以謀反大逆夷三族為最!”
“其意非在屠戮,而在震懾!摧毀家族庇護之溫床,使個人身家性命皆系于對皇權之絕對效忠。官員若存異心,需先慮及親族存亡,此乃懸頂之劍,確保官吏忠誠如鐵!”
“其三,”吳公聲音陡然拔高,帶著金戈鐵馬之氣,“《軍爵律》昭昭,士卒臨陣脫逃,同伍者若不阻、不告,全員處死!此軍伍連坐,乃我大秦虎狼之師勇冠天下、死不旋踵之魂魄!一人怯懦,累及袍澤,故人人奮勇,互相惕厲,死戰不退!此乃軍威之源,國戰之本!”
“其四,官吏瀆職,舉薦失察,亦行連坐!此乃職務連坐。可有效防止官僚結黨營私,朋比為奸!一人失職,舉薦者、同僚皆受牽連,使上下官吏互相監督,不敢懈怠徇私,確保吏治清明,政令暢通!”
吳公一口氣道出鄰里、親屬、軍伍、職務四大連坐之制的核心目的與對大秦的莫大益處,句句引經據典,切中要害。
他胸膛起伏,須發微顫,目光卻如利劍般直視龍椅上的帝王,最后一句更是如同雷霆炸響:“陛下!此四者,環環相扣,織就我大秦強盛之天網!陛下欲以仁心輕廢,臣恐綱弛網破,禍亂將生!懇請陛下三思而行!”
這擲地有聲的諍,回蕩在空曠的大殿,余音裊裊。
趙凌臉上的笑意早已收斂,取而代之的是凝重與深思。
他身體微微后靠,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冰冷的龍椅扶手。
吳公所,字字千鈞,將他心中那點后世仁政的理想主義瞬間拉回了冰冷的現實。
這是大秦!
是始皇帝以嚴刑峻法,連坐威懾,從血與火中鍛造出的第一個大一統帝國!
嬴政的鐵腕統治雖苛,卻如磐石般穩固了這龐大的疆域。
自己繼位未久,驟然廢除維系帝國運轉的重要制度,如同抽去大廈的基石,是否太過急進?
是否會引發不可預料的動蕩?
仁政的理想與帝國的現實,在他心中激烈碰撞。
殿內死一般的寂靜。
儒家門生臉上的喜色早已僵住,被吳公條分縷析,氣勢磅礴的論述所震懾。
法家門生們雖仍驚懼,但吳公那據理力爭、寸步不讓的身影,卻悄然點燃了他們心中沉寂已久的法家傲骨。
沉默如同實質般彌漫,壓得人喘不過氣。
良久,趙凌深邃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吳公身上,聲音沉穩:“吳愛卿所,朕已了然于心。然則…”
他略微停頓,仿佛在字斟句酌,“朕若執意先行免去鄰里連坐之制,愛卿以為,此舉于國,于民,利害幾何?”
這看似退讓一步的提問,實則將辯論推向了,改革當從何處入手?
風險又有多大?
整個朝堂的目光,再次匯聚于吳公身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