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在濟州島西南部海域轉了兩天的時間,這讓談仁皓有種提心吊膽的感覺。濟州島附近海域是日本潛艇經常出沒的地方,如果遭遇日本潛艇的話,那么艦隊的行蹤就將暴露。兩天中,好幾次潛艇警報都讓談仁皓繃緊了神經,幸好都只是虛驚一場,緊張的了望員把好幾條浮上水面換氣的鯨魚噴出的水柱當成了日本潛艇。
到了第二天的晚上,艦隊開始南下。這是談仁皓在接到了陸航夜間轟炸機已經出發的消息之后才下達的南下命令。此時,第一批轟炸機已經到達了東海中部上空,正在以每小時350公里的速度向著琉球島的方向飛去,而在這批轟炸機的前方,還有數十架護航戰斗機。
“仁皓,你沒有什么好擔心的嗎?”這兩天下來,雷少卿發現談仁皓比以往平靜了很多。本來談仁皓就是一個很冷靜的人,平時根本就不容易激動。現在他則顯得有點冷酷了。
“有什么可以擔心的呢?”談仁皓面向著西邊的大海,“一切都是按照計劃進行的,該擔心的不是我們,而是日本人吧。”
雷少卿笑了起來,這是談仁皓身上的另外一個變化,那就是自信。在濟州島海戰中,談仁皓還或多或少的表現出了對自己的指揮與判斷有點擔心的樣子,不過這次,談仁皓對自己的決點充滿了信心。在帝國海軍的傳統觀念中,一個人是否具有堅強的意志,強大的自信心,這是決定一名海軍軍官是否具有指揮艦隊作戰能力的衡量標準。現在,談仁皓已經具備了這兩點,而且正在證明,他有能力指揮帝國海軍艦隊作戰。
一個小時后,第一架陸航的夜間轟炸機朝那霸港投下了炸彈。天空中竟然沒有一架日本的防空戰斗機。前出護航的遠程戰斗機也紛紛加入了對地打擊的行列,用其攜帶的機關炮,機槍對著地面上發光的目標進行猛烈的掃射。陸航的飛行員也首次發現,日本沒有夜間戰斗機,或者說,日本的戰斗機都無法在夜間執行作戰任務。
夜間戰斗機又被成為夜間截擊機,其主要任務就是截擊執行夜間轟炸任務的轟炸機。這是在最近才出現的一種作戰飛機。因為要在夜間尋找空中目標,在雷達問世之前,夜間戰斗機上都配了兩名飛行員(即使雷達問世之后,夜間戰斗機也多般會安排兩名飛行員,一人專門負責用雷達搜索目標),而這就會讓戰斗機的機體更龐大,一般需要安裝兩臺大功率發動機。日本在這方面本身就有欠缺,其航空發動機的功率一直不足,而且日本在雷達的研制方面也非常落后。更重要的是,日本缺乏足夠的工業基礎,缺乏足夠的資源,也缺乏電力,制造大型戰斗機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因此,日本在戰前所制造的都是“零戰”一類的輕型戰斗機。這些戰斗機的格斗性能確實不錯,不過在夜間很難以有效的攔截空中目標了。
地面的防空火力非常猛烈,執行轟炸任務的轟炸機不得不采用高空進入,然后依次投下炸彈。450架轟炸機在完成了轟炸任務之后,開始返航。這次空襲,唐帝國陸軍航空兵僅損失了8架轟炸機,護航的戰斗機則全部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