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號上的艦隊參謀部的軍官,還有南云一忠都目睹了位于艦隊北面的“加賀”號遭到攻擊時的情景。8條在500米距離上投放的魚雷,根本就無法全部避開。更要命的是,頭頂上的那些俯沖轟炸機就是趁著“加賀”號規避魚雷,忽略掉了頭頂上的情況的時候發動攻擊的!
至少有四條魚雷命中了“加賀”號,其中一條直接擊中了“加賀”號的輪機艙,350公斤的高爆zha藥產生的破壞力足足抵得上450公斤*爆炸產生的威力,而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長矛”魚雷也不過就裝了500公斤的*而已。遭到雷擊的“加賀”號猛烈的震抖了幾下,隨后速度就慢了下來。這時候,其上方的4架“翠鳥”也到達了俯沖的最低點,4枚500公斤的航空穿甲彈脫離了轟炸機腹部的掛鉤。在4架“翠鳥”拉起的同時,4枚炸彈全都命中了航母。
為了達到最大的破壞力,這次“翠鳥”帶的全是500公斤的炸彈,這讓它們在完成了轟炸之后,必須立即返航,不然攜帶的油料就不夠返回艦隊了。同時,在攻擊中,這些“翠鳥”也只能選擇最直接的航線,而無法迂回,這都是因為在掛了500公斤的炸彈之后,“翠鳥”所帶的燃料要減少兩成,造成作戰半徑縮短了近100公里,而當時雙方艦隊已經處于“翠鳥”的極限作戰半徑上了,所以就只能減少在轟炸時的規避動作,用最直接的辦法投彈。
被四條魚雷,四枚炸彈命中的“加賀”號并沒有立即沉沒,而是頑強的漂浮在海面上了。鄧子超在將飛機上升到1500米的高度,準備指揮其他機群攻擊的時候,也發現了這一點。他立即召喚了另外四架“翠鳥”,再次向“加賀”號投下了4枚重磅炸彈。不過,當硝煙散去的時候,“加賀”號這艘滿載排水量近4萬噸的航母仍然頑強的漂浮在海面上。這下,鄧子超也不敢亂來了,他可不能在一艘被廢了武功的航母上浪費彈藥。只要摧毀了其他三艘航母,下一波轟炸仍然能夠要了“加賀”號的老命!
第二艘遭到攻擊的航母是“蒼龍”號。這艘航母就在“加賀”號南面5海里的地方,位于日本第一航空艦隊核心圈最北面的位置。這次,進攻的魚雷轟炸機與俯沖轟炸機是同時到達的,那些在訓練中苦練協同攻擊的飛行員終于知道談仁皓上校為什么要他們注意在轟炸中相互配合了。原因很簡單,如果兩種轟炸機同時進入的話,那么戰艦上的防空火力將受到很大的干擾。
12架“魚鷹”,8架“翠鳥”在鄧子超少校的指揮下,都分成了兩個機群,朝著“蒼龍”號殺了過去。不過,首先攻擊“蒼龍”號的不是這些轟炸機,而是江文翰少校手下的4架“食雀鷹”。
此時,江文翰已經帶著20多架“食雀鷹”纏住了日本艦隊上空的“零戰”,而這四架暫時找不到空中目標的“食雀鷹”一見到海面上那么多的戰艦,四個飛行員都馬上俯沖了下來,而他們選擇的就是“蒼龍”號航母。
“食雀鷹”上的機關炮對付戰斗機是很厲害的,不過對付龐大的航母,恐怕就只是擦癢而已。不過,日本戰艦上的防空炮手立即就把這四架“食雀鷹”當成了俯沖轟炸機(因為都采用了風12星型發動機,所以當時唐帝國海軍裝備的三種戰機從前方看,機頭是非常相似的),直接就將炮口對準了這四架“食雀鷹”。而戰斗機飛行員要對付的也是日本航母上的防空火炮。立即,就有兩架“食雀鷹”被擊中,然后尖叫著一頭撞到了海面上。不過,這兩名英勇的飛行員并沒有白白犧牲。就在日本戰艦上的防空炮手對付這些“食雀鷹”的時候,第一批的6架“魚鷹”,還有4架“翠鳥”已經悄悄的接近了“蒼龍”號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