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萊徹在十點四十三分拿到了電報,這次,他沒有任何的遲疑了,立即命令所有的戰斗機都緊急升空,艦隊轉入防空隊形,并且開始加速。但是現在已經太晚了,他只剩下了最后四十分鐘地準備時間,甚至還不到四十分鐘。
180海里的距離,對唐帝國的轟炸機群來說。也就最多一個小時的航程而已(作戰半徑在200海里范圍之內的時候。“魚鷹”與“翠鳥”在滿油情況下都可以以180節的最大巡航速度飛行,而不需要考慮節約燃料)機群是在十點二十三分離開第一特混艦隊上空的,弗萊徹在十點四十三分才收到警報。這已經晚了二十分鐘!
第一架f4f在十點五十八分才離開了“列克星敦”號的飛行甲板,而“黃蜂”號上的f4f還要晚三分鐘起飛。在弗萊徹下達了戰斗命令時,這些戰斗機都沒有補充燃料,有些還在接受檢修。勤務人員能夠在十五分鐘之內讓這些戰斗機起飛就已經非常不錯了。顯然,這太晚了。
兩艘航母要各放出30架戰斗機,如果是唐帝國的航母地話,最多只需要十五分鐘地時間,可美國航母上的勤務人員的素質可比不上經歷太多“鍛煉”地唐帝國的勤務人員。這些戰斗機用了二十五分鐘才完成起飛,而且還有六架因為故障被留了下了。而第一批戰斗機(小隊)要向飛到20海里,3500米的最小攔截半徑與高度上。從加速爬升開始,至少需要十分鐘的時間。換句話說,第一批進入攔截空域的f4f是在十一點1十二分左右到達的,而此時,唐帝國海軍的第一波轟炸機群距離第17特混艦隊大概只有30海里,距離美國戰斗機的攔截線也就十海里左右,前出的那個小隊的“隼”式戰斗機已經以雙機編隊散開,搜尋海面上地艦隊(因為機群到達發現艦隊的海域需要一定時間,而艦隊不可能靜止不動。所以護航戰斗機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前出為轟炸機群搜索艦隊,這樣跟在后面的轟炸機群就不需要分散力量,而且可以迅速的發動攻擊)率領護航戰斗機群的是安士樂少校。在大部分戰友,上級都去了第二航空聯隊的時候,他被留了下來,并且隨艦隊參加了在南洋地區的作戰行動。那并不是他喜歡的戰斗,在南洋戰場上,日軍的戰機數量很少,而且飛行員素質很差。到了后期,幾乎所有地戰斗機都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而不是空戰任務。談仁皓回到第一特混艦隊,他肯定是最高興的幾個人之一了,因為他知道,這個曾經率領他們獲得了大量戰果與榮譽的指揮官會再次率領他們獲得輝煌的勝利。
十點十五分的時候,安士樂就看到了前下方(“隼”在執行前出護航任務的時候,如果天氣晴朗,那么一般會在4500米高度飛行。而此時云層已經飄到了艦隊的東南方向上,艦隊的西面是晴空)的那些正在努力爬升的美軍戰斗機。此時雙方距離大概七海里。安士樂沒有任何遲疑,他一邊呼叫僚機跟上,一邊推下了油門桿,開始加速,朝著最前面那兩架f4f就撲了上去。緊跟在安士樂座機后方大概300米處的僚機上的飛行員一邊跟著加速,一邊迅速的呼叫周圍的戰斗機,以及跟在后方的轟炸機群。
兩架突然從頭頂上俯沖而來的“隼”在第一輪攻擊中就干掉了兩架f4f。安士樂與他的僚機都是王牌(當時,只有戰斗機中隊長有資格用王牌飛行員做副手,其他的王牌飛行員都必須要帶新手,這樣才能讓“菜鳥”盡快成長為“老鷹”兩人已經配合作戰兩年多,相互之間非常的熟悉與了解,甚至可以說是心靈相通,不需要任何廢話,就能夠迅速的理解對方的意圖。那些“菜鳥”級別的美軍戰斗機飛行員,還有性能差得多的f4f哪是安士樂他們與“隼”的對手。
兩架“隼”如入無人之境,剩下的十架f4f在五分鐘之內又被擊落了三架,安士樂一個人就增添了三個戰果。當另外七名美軍飛行員看到兩架唐帝國戰斗機座艙外那涂滿了的擊墜標志(這時候美國飛行員的眼神還真不錯,那些擊墜標志可要比飛機機身與機翼上的徽章小多了)時,立即嚇了一條,這可是兩名貨真價實的王牌飛行員!
此時要逃跑已經太晚了,五分鐘之內,接到召喚的另外十架“隼”陸續趕了過來,這些戰斗機飛行員同樣優秀,其中有兩個王牌,還有四個即將成為王牌的飛行員。
其他的美軍戰斗機飛行員也知道了西面正在發生的戰斗,f4f在加速趕過來攔截唐帝國的戰機。同樣的,在安士樂他們后面,另外兩個小隊的在接到召喚之后,立即開始加速,轟炸機群里的俯沖轟炸機與魚雷轟炸機則已經分散成了兩股,朝著第17特混艦隊的方向快速殺去。第一特混艦隊射來的利箭已經到達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