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還是逃?常薦新只遲疑了半分鐘,然后就下達了命令。“艦隊轉向85。準備炮戰,干掉敵人的驅逐艦!”
五分鐘之內,以三艘大巡為核心,五艘重巡兩前三后,十六艘驅逐艦(原本沒有這么多,半路上,常薦新把一支船隊地護航驅逐艦拉了幾艘過來)為第二縱隊(靠北)第二特混艦隊迅地展開為戰斗隊列。雖然這些戰艦之前最多的任務是防空作戰,可炮戰也不差,至少那些主炮的炮手都有了用武之地。
十二點五十三分。艦隊打出了第一輪齊射,27門24o毫米主炮,45門2oo毫米火炮幾乎同時開火,而此時,沖上來地“華盛頓快車”里那艘輕巡洋艦上的指揮官才剛剛收到“賓夕法尼亞”號上來的消息:唐軍主力艦隊就在北面!
炮彈呼嘯著落了下來,可惜第一輪齊射全部打偏。“華盛頓快車”也在此時立即轉向,想逃到“z艦隊”的后方去,可已經太晚了,艦隊要轉向18o度至少需要數分鐘的時間。而雙方距離已經不到12海里了,2oo毫米火炮的最大射程達到了14海里(實際上,在這個距離上,精確度極差,且只能對付驅逐艦這類小型戰艦)而24o毫米火炮的最大射程達到了16海里。要拉開距離,“華盛頓快車”至少需要花2o分鐘的時間,而這2o分鐘之內,2oo毫米火炮可以進行8o次射擊,24o毫米火炮可以進行4o次射擊,而這意味著,在第二特混艦隊可以射出數千致命的炮彈,一2oo毫米炮彈就可以解決掉一艘驅逐艦,而那艘美國的巡洋艦最多扛幾而已!
猛烈地炮火對“華盛頓快車”的打擊是災難性的。最后,這幾艘戰艦也都只能各自逃竄,顧不上編隊作戰了。可問題也同時暴露了出來,雷達雖然能夠現遠距離上的戰艦,可是用雷達指揮炮擊的準確度確實不高,命中率竟然不到5%,而且在美國戰艦分散之后,命中率降低到了簡直無法接受的地步,經常一輪齊射打出的近百炮彈,僅兩三,甚至一兩命中!
一點十五分,艦隊拉響警報。“z艦隊”已經殺了上來,距離第二特混艦隊不過第二特混艦隊即將進入美國戰列艦巨炮的轟擊范圍之內了!常薦新絲毫不敢戀戰,敵人的突擊編隊已經被打散,而且那些驅逐艦肯定沒有來得及放出魚雷(美國沒有“長矛”那種變態魚雷)見到敵主力艦隊殺上來,常薦新立即下令撤出戰斗,艦隊全向東北方向航行,盡快拉開距離!
“賓夕法尼亞”號上,金梅爾已經氣地跳腳了。“z艦隊”地度太慢了,唐帝國的新銳戰列艦的度都在3o節左右(實際上,“尊嚴”級的最大度不到3o節)他們根本就追不上。現在情況已經很明顯,唐帝國的艦隊準備用度來拖垮他們。開始那輪炮擊相當精彩,不到二十分鐘,唐軍的猛烈炮擊就幾乎徹底干掉了“華盛頓快車”(這不是美軍的稱呼)而且還有時間加撤離。
現在,擺在金梅爾面前的難題很大,追是追不上的,那怎么讓唐軍艦隊主動上來“送死”很快,金梅爾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突擊唐軍登6場!唐軍艦隊的任務肯定是保護登6場,只要向登6場挺進,唐軍艦隊就必然前來決戰,而不會再避而不戰!金梅爾毫不遲疑的下達了命令:“z艦隊”全北上,突擊登6場!
確定已經與敵艦隊拉開距離之后,常薦新才擦掉了額頭上的汗水。開始太危險了,再接近一海里,美軍戰艦上的巨彈就要砸下來了。而在“硫黃島海戰”的時候就已經證明,大巡與重巡的裝甲在戰列艦射出的巨彈面前,跟擺設沒有多大的分別,一炮彈就可以要掉一艘戰艦的小命!
“參謀長,敵人沒有追來,在全北上,好像是朝登6場去了!”
常薦新驚得一跳,立即喊道:“快把消息給嚴師琪將軍,艦隊準備轉向,協同第三特混艦隊截擊美艦隊!”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