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編隊里射出去的15條魚雷并沒有完全放空,雖然沒有一條擊中戰列艦,但是有一條卻陰差陽錯的擊中了34巡洋艦編隊中的2號艦“湟水”號。這艘重巡洋艦差點就被炸沉,幸虧金凱德此時已經命令戰列艦轉向,爭取趕上嚴師琪的31戰列艦編隊,所以在十五分鐘之內沒有向34巡洋艦編隊開一炮,不然的話,恐怕“湟水”號就徹底地完蛋了。
戰場地西面,兩艘“北卡羅萊納”級戰列艦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面對殺來的八艘驅逐艦。戰列艦上地主炮顯得太“大”了一點。
4o6毫米的穿甲彈很難準確命中高航行的驅逐艦,而127毫米副炮在5海里外又難以形成有效的彈幕。最麻煩的是,金凱德留下來的巡洋艦編隊沒有及時趕過去。結果,擋在八艘“城市”級驅逐艦前面的只有六艘“弗萊徹”級驅逐艦,而且金凱德還在隨后下令讓六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對31戰列艦編隊動魚雷攻擊。實際上,這六艘驅逐艦都不同程度的脫離了掩護戰列艦的位置。
“弗萊徹”級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25oo噸,有兩種不同地型號,一是加強魚雷型,即安裝了兩具五聯裝21英寸魚雷射管。另外一種是加強防空型,只有一具五聯裝魚雷射管,增加了防空火炮的數量,其統一武備是4門127毫米高平兩用炮。該型驅逐艦計劃在25年開始服役。為了趕上戰爭的需要,所以第一批第二批在25年初才服役,沒有來得及轉移到太平洋戰場上來。
這六艘驅逐艦要向攻擊正在靠近的31戰列艦編隊就得先通過33巡洋艦編隊的四艘重巡洋艦的攔截。雖然兩艘“北卡羅萊納”級戰列艦,以及正在趕來的六艘美軍的巡洋艦都在集中火力打擊這四艘巡洋艦,可問題是,嚴師琪指揮的四艘戰列艦地主炮全都對準了那兩艘掉隊的戰列艦,而副炮則全都對準了正在逼近的六艘驅逐艦。
戰斗場面極為混亂,先是兩艘“北卡羅萊納”級戰列艦先后被巨彈命中。接著六艘“弗萊徹”級驅逐艦也先后中彈,其中三艘很快就退出了編隊。33巡洋艦編隊里的四艘巡洋艦的日子也不好過,“小雪”號很快戰沉,“寒露”號也被一巨彈咬掉了艦艦,雖然沒有沉沒,可也很快退出了戰斗。而339區逐艦編隊里的八艘驅逐艦頂著炮火沖了上去。
也許它們才是最幸運的,在射魚雷之前,只有兩艘驅逐艦因傷退出了戰斗,而且在轉向的時候將魚雷全都射向了正在轉向殺來的四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另外六艘驅逐艦全都把魚雷射向了兩艘“北卡羅萊納”級戰列艦。
當雙放的驅逐艦都射了魚雷,撤出戰斗的時候,這下輪到戰列艦上的指揮官計算魚雷到達的時間了。同時戰列艦上的官兵也緊張了起來,除了對方戰列艦的穿甲彈之外,魚雷是對戰列艦威脅最大的武器了。就算戰列艦都有堅固的水下裝甲,可吃上幾條魚雷的話,戰列艦也會沉沒。
射向兩艘“北卡羅萊納”級戰列艦的魚雷有足足6o條,這6o條魚雷的度是45節,而射距離是5海里左右。也就是說,魚類大概需要6分4o秒跑完這5海里的距離,而在6分4o秒內,戰列艦可以航行不到3海里,也就是不到3o個艦長。換句話說,6o條魚雷覆蓋的扇形范圍足夠讓兩艘戰列艦各吃兩條魚雷了。
兩艘“北卡羅萊納”級戰列艦沒有任何選擇,它們必須轉向,盡快減少被彈面積,避開魚雷攻擊。可不管怎么轉向,這都意味著將失去抵抗對方四艘戰列艦打擊的能力。嚴師琪的目的在這個時候達到了。當對方的兩艘戰列艦轉向的時候,他已經把距離拉近到了1o海里以內,如果對方不轉向,那就只能等著挨魚雷,如果轉向,就將挨炮彈。
嚴師琪也在考慮對方射來的魚雷威脅,3o條魚雷不是好惹的,不過現在有兩艘重巡洋艦擋在戰列艦的前面,而且美國驅逐艦射魚雷的距離大概是6海里,兩艘巡洋艦可以擋住大概五成的魚雷射界,而四艘戰列艦如果保持高航行的話,很有希望避開魚雷攻擊,而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對面的那兩艘“北卡羅萊納”級戰列艦的身上,爭取搶在金凱德率領四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趕過來之前,將這兩艘戰列艦給徹底的摧毀掉。嚴師琪有大概十五分鐘的時間,而十五分鐘之內,四艘戰列艦可以打出至少七輪齊射,也就是252穿甲彈,就算只有一成的命中率,這也足夠讓那兩艘戰列艦完蛋了!
戰斗在這時候進入到了最為關鍵的階段,第三特混艦隊有了扳平兵力的機會,可這時候,“廣州”號上的雷達突然現了幾個不明目標,差點把嚇得嚴師琪跳起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