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號重巡洋艦的艦長是蔣海龍中校,他原本是第四特混艦隊里的一名驅逐艦艦長,在嚴宇龍調任第四特混艦隊參謀長的那天,他被調到了這艘巡洋艦上來,擔任了巡洋艦艦長,這算得上是一次中規中矩的晉升,是蔣海龍在一年半內獲得的第一次晉升。
從軍銜晉升的速度,以及晉升途徑上來講,蔣海龍更像是一名傳統的帝國海軍軍官,而不是“暴發戶”般的那些航空部隊,以及艦隊司令部的參謀那樣的軍官。因為蔣海龍在當上驅逐艦艦長的時候已經32歲了,而在他剛過了34歲生日的時候,才成為了巡洋艦艦長,這個晉升速度比起當時第四特混艦隊里飛黃騰達的其他眾多軍官來講,簡直就像是烏龜在爬一樣,差距非常的明顯。而這也證明第四特混艦隊仍然是帝國海軍艦隊,黃曉天這名航空兵出身的艦隊司令官還沒能完全改變海軍中的規矩。
蔣海龍是談仁皓的校友,比談仁皓高5級,是第188期畢業的學員。這是一個非常正統的出身,可以說,當時帝國海軍中絕大部分艦長都是談仁皓的校友,也是蔣海龍的校友,帝國海軍軍官學院作為帝國海軍“將領的搖籃”這個稱號可不是隨便就能戴上去的。…
在學校里的時候,蔣海龍學的是最有前途的航海專業,而航海有炮術這兩個專業畢業的學員是最有可能獲得晉升的,而在一戰前后出現的輪機專業也是一個新的熱門專業。離開了學校后,蔣海龍有幸進入了當時的第一艦隊,這可是每一個學員擠破了腦袋都想鉆進去的“黃金艦隊”,是今后事業飛黃騰達的基礎。可事實遠不是這樣的,就如同現在的第一特混艦隊一樣,因為集中了太多地人才,反而讓很多軍官沒有受到重用的機會,沒有發展的空間。宇文崔雷就算得上是一個典型了。蔣海龍在第一艦隊時的遭遇與宇文崔雷有點相似。可又不能相互比較,因為蔣海龍遇到的不是能力很出色的競爭對手,而是帝國海軍的那些豪門子弟,是一群出身顯赫,可又不學無術的混蛋。
這個情況完全可以理解,戰爭爆發前,誰都知道第一艦隊是帝國地“御用艦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而帝國海軍又有著數百年的歷史。有著大大小小數十個大家族,雖然大部分的豪門家族已經沒落了,但是在和平時期,要想在帝國海軍里有一個好的前程,出身,關系,有的時候甚至是姓氏都將成為重要因素。蔣海龍不過是平民出身,他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外科醫生,母親當過幾年的小學老師,后來就成為家庭主婦了。而蔣家數代人之中。唯一排得上號的只有蔣海龍地一名遠方堂爺曾經是海軍上尉。而且是在退役的時候才成為上尉軍官的。從這點上來看,蔣海龍的出身與談仁皓一樣,只是平頭百姓而已。
在第一艦隊混了五年。蔣海龍才成為了驅逐艦上地大副。他在航海長的位置上干了上來,然后返回軍校,在軍校里深造了輪機與炮術兩門專業課程,然后回到艦隊,在二副的位置上干了一年,然后才成為了大副。顯然,蔣海龍只是帝國海軍數千個同類軍官中極為普通的一員,恐怕還是最為不起眼的一員。
在戰爭爆發前半年,他獲得新的晉升機會,如果能夠戰勝另外兩名競爭對手的話。他就能成為一名光榮的帝國海軍驅逐艦艦長,并且晉升為上尉,這可是蔣家數十代人中最高級別的海軍軍官,平了他那個遠方堂爺用一輩子才創造的“紀錄”。可問題是,他的兩個競爭對手都有一定的背景,其中一個還剛剛從軍校畢業不到兩年,只是因為有家族背景,所以跳過了二副,在戰艦上實習了一年。就成為了大副,然后又盯著艦長的位置了。
競爭的結果可想而知,當蔣海龍從那名文質彬彬的軍官收里接到了通知書的時候,他把一切都看透了,把第一艦隊也看透了。說白了,他沒有任何機會成為艦長,他只是擺出了做做樣子,告訴別的人,帝國海軍是按照能力錄用人才的,而且海軍內部有很激烈的競爭,可他永遠不可能成為競爭地勝利者!
第二天,蔣海龍就遞交了調職申請書,他的上級在說了一句虛偽的挽留話之后,就簽署了他的調職申請。很快,蔣海龍就知道自己的決定很愚蠢。他在離開了第一艦隊后,去了第二艦隊,第三艦隊,第四艦隊,甚至還有當時的獨立艦隊,可結果都被人拒絕了,原因很簡單,離開第一艦隊的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另外幾支艦隊可不是垃圾站。可以說,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里,蔣海龍幾乎快要失去他的信念,快要為被逼上絕路了。也就在這個時候,他無意中聽說,才成立不久的第五艦隊正在招兵買馬,而且第五艦隊司令官廖漢翔將軍不是傳統的海軍將領,更讓他感到激動的是,廖漢翔已經提拔了一大批的年輕軍官,甚至有比他晚五年畢業的校友都在那邊受到了重用。
希望之火再次被點燃,蔣海龍收拾起簡單的行李,直接坐上了前往琉球島的渡輪,在四等艙里睡了兩個難以入眠的夜晚之后,蔣海龍登上了那霸港的碼頭,接著就乘坐一輛海軍的免費巴士,去了第五艦隊的司令部。在招待所住了一個晚上后,第二天一大早,司令部的軍官才上班的時候,他就將自己的履歷表送了過去,這次他沒有把他的上司寫的那封不怎么樣的介紹信加進去,他覺得沒有多少用途。
因為帝國海軍一直鼓勵內部競爭,鼓勵軍官自由擇業,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軍官的主觀能動性,所以蔣海龍就像是在職場應聘一樣到第五艦隊來“應聘”。在遞交了履歷表之后,他就在第五艦隊的招待所住了下來,等待第五艦隊的回答。而就是在這段時間里,他第一次見到了談仁皓,常薦新,郝東覺等人。后來還見到了剛剛,“出爐”的黃曉天,當時,蔣海龍可不會想到這幾個比他年輕好幾歲的軍官是他未來的司令官,不然的話,蔣海龍肯定會跟談仁皓他們套近乎,反正在等待回復的時候,他也沒有其他的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