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二日,轟炸機在紐約上空灑下了近千萬張傳單,恐慌如同瘟疫一般的迅速蔓延開了。這時候,很多紐約人才知道。災難即將到達,可是,要在兩天內疏散幾百萬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加上當時因為恐慌而導致的混亂更嚴重的影響到了疏散的速度。十三日上午,美國總統下達了戒嚴令,這道命令主要就是控制恐慌,防止恐慌在全國范圍內傳播。可同時,這道命令也堵死了幾百萬紐約人的求生之路。當軍隊控制了哈得孫河,以及納羅斯海峽上的大橋之后,大部分紐約市民就被困在了曼哈頓島與長島上。根本就不可能離開這座即將遭到毀滅性打擊的城市。
當時。羅云沖是在十六日的凌晨拿到了轟炸的第一份評估報告的。大部分轟炸機群都完成了轟炸任務,大部分目標都標上了紅色,最低限度也是藍色。這就表示。確定打擊的目標都已經被摧毀。到十八日的時候,羅云沖才拿到了十五日轟炸行動的最終情報。在這次投下了9000噸燃燒彈地大轟炸中,近一半地紐約市區遭到了轟炸,大部分民房被燒毀,死傷人數超過了50萬,這是戰略轟炸開始以來的一個新的傷亡紀錄了。
在羅云沖拿到地轟炸報告中也提到了轟炸中出現的幾個問題。一是燃燒彈并不完全慣用,特別是在對付曼哈頓島的時候,燃燒彈無法徹底摧毀曼哈頓島那些鋼筋混凝土建筑,需要使用高爆彈,甚至是重型穿甲彈。其次。長島的居民區比較分散,如果繼續采用十個中隊一群的編隊方式的話,就將浪費不少的燃燒彈,而且打擊效果不見得會好到哪里去。只有針對貧民集中的布魯克林區的轟炸行動中,燃燒彈的作用非常明顯,而且集中轟炸地效果很不錯。
偵察機在十七日去紐約上空拍下的航空照片也證明了這些問題。當時,布魯克林區的大部分建筑物都沒有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同時投在長島的很多燃燒彈實際上沒有發揮作用,因為都投到了無人居住的荒地,或者是公園里面。只有布魯克林區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大部分死傷的市民都集中在布魯克林區。另外,偵察機還發現了一個問題,即連接著紐約與賓夕法尼亞州的幾座大橋沒有被炸毀,大量市民正在向內陸疏散。當時參謀就建議立即出動轟炸機摧毀這幾座大橋。
羅云沖在這個問題上猶豫了,畢竟殺傷平民不是一件值得高興,值得炫耀的事情,而且美國人也只是在逃生,需要將他們趕到絕路上去嗎?可是很快一份情報就送到了羅云沖的手里,美國正在向內陸地區轉移工廠,同時將工人向內陸疏散,也就是說,大部分逃到內陸去的美國人將繼續為戰爭服務!這下,由不得羅云沖猶豫不決了。十九日,200多架轟炸機出動,這些轟炸機上攜帶的全是重達500公斤,專門用來對付橋粱的航空炸彈!同日,第二特混艦隊也接收了三個中隊的“獵鷹”式戰術轟炸機,并且參加了襲擊橋梁的轟炸行動。
當時,一共有兩座橋梁,一條海底隧道將曼哈頓島與長島與大陸相連。在十九日的轟炸中,真正發揮作用的是艦載戰術轟炸機,羅云沖出動的重型轟炸機只炸掉了海底隧道兩端的出入口,兩座橋梁都是被戰術轟炸機炸斷的。到此,仍然留在紐約的美國人就只能夠通過渡輪等水上交通工具離開城區,而水上交通工具的輸送能力是相當有限的。
針對港口,渡口,渡輪,以及浮橋的轟炸行動主要由第二特混艦隊,以及支援艦隊承擔。當時郝東覺不得不讓第二特混艦隊與支援艦隊逼近美國本土。在轟炸行動中,美國航空兵對第二特混艦隊與支援艦隊發動了幾次反擊,可是除了損失數百架轟炸機之外,并沒有收到別的效果。特別是在二十二日,第2支援艦隊的33艘護航航母到達之后,美軍航空兵就更別想趕跑在近海活動的帝國艦隊了。
因為第一次大規模戰略轟炸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在二十一日,二十四日,以及二十七日,羅云沖組織了三次針對紐約的大規模戰略轟炸,分別出動轟炸機1721架,1833架,以及2144架,投下燃燒彈8600噸,9100噸,以及10600噸。在這三次轟炸行動中,一共損失轟炸機108架,其中在轟炸行動中被擊落的只有47架,戰損率控制在了1%左右。
經過了四輪大規模的戰略轟炸之后,紐約幾乎變成了一座死城。當時到底有多少人死于轟炸,戰后一直爭論不下,美國方面公布的數據是死亡554218人,傷1832144人。而唐帝國公布的數字是死亡314287人,傷875321人。這兩個數據之間的差距很大,也許美國是將因傷死亡的平民,以及部分輕傷人員都算了進去吧。
不管到底有多少人死在了這四次大規模的戰略轟炸中,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在遭到了近4萬噸燃燒彈與炸彈的轟炸之后,紐約已經由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墳墓。包括帝國大廈在內的大部分建筑都在轟炸中被摧毀,據美國在戰后公布的數據,當時紐約有八成以上的房屋被摧毀,總數量超過了180萬棟。最神奇的是,位于上紐約灣里的自由女神像卻在四次轟炸中安然無恙,而且一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遭到轟炸。大概當時的轟炸機飛行員也沒有對這個沒有生命的雕像產生興趣吧。
戰后,紐約修建了一座戰爭受害者紀念館,其中的標志建筑就是一條刻著數十萬個受害者名字的紀念碑。這座紀念碑被稱為“百萬墓碑”,以此讓后人永遠都記住戰爭帶來的巨大傷害,與巨大的損失!海魂第二十五卷以海制陸第三十三節百萬墓碑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