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良說的不錯,他們如果能順利推行換股加現金的方案(首先前提是要能從各大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支持),大東電報局得利是最大。
在這個方案框架下,大東電報局能凈得一千一百億的現金離場,星視的泡沫以及香港電訊的泡沫,則會統統裝進合并后新的上市公司之中,同時上市公司還將承擔一千一百億港元的恐怖債務。
大家又不蠢,還一個個自詡最頂尖的精英人士,不可能連這點事都看不透。
不過,就算如此,董事會成員以及集團高層,剛剛經過討論,還是決定支持這個方案。
主要還是星視目前徒有市值,而嚴重缺乏實質性的業務(手機業務體量還是太小),又或者說星視的泡沫更為嚴重、嚴峻。
合并香港電訊的業務,就算額外承擔如此龐大的債務,權衡利弊,還是值得的。
因此,就算有蕭良這通電話,董事會重新投票,亦或召開股東大會進行投票表決,星視還是會支持與香港電訊合并的。
不過,蕭良真要是把這個事給捅破了,卻很可能會激起另外一個群體堅決的反對。
那就是香港電訊除大東電報局之外的董事會其他成員或者其他股東。
大東電報局拿現金離場,其他股東沒有辦法選擇現金,只能選擇以老股換新股,他們就會發現,新的公司,不僅吸并兩家公司的泡沫,還承擔了他們原本不需要承擔的超額債務!
他們的利益是嚴重受損的……
雖然大東電報局持有香港電訊54%的股份,但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公司并非大股東只手遮天。
其他中小股東一旦被蕭良點醒,聯合起來抵制,這種現金加換股的方案,很可能無法獲得通過,甚至有可能將星視卷入更大的風波。
比如指責這一切是鄭家做的局!
“他到底想干什么?他還剩不到2%的股份,趁著送上門的利好消息,多套十億八億的利潤走人,有什么不高興,非要跟我們過不去?”
陳逸森這時候有些氣急敗壞了,對周培薇、林杰也不再掩飾埋怨,質問道,
“我一開始就說了,這種狼心狗肺的死撲街,絕不能對他心存一絲妄想跟僥幸。你們現在看,這狼心狗肺的死撲街,從星視套走多少資金,非但沒有半句感恩的話,卻反咬一口,你們有沒有見過如此恩將仇報的撲街仔!”
林杰也低著頭,看著眼前的桌面不作聲。
周培薇也不知道要怎么替自己辯解,看陳逸森氣急敗壞的樣子,都懷疑他不僅僅是知情者,還有可能一開始是他主張的。
袁可飛也覺得頭痛,問鄭仲湘:“要不要安排一個人前往江灣大廈,看蕭良接受明日商報的采訪到底會說什么?”
周培薇覺得完全不說話也不行,硬著頭皮請纓說道:“蕭良從來都不接受媒體的公開采訪,這次估計也僅有明日商報一家能走進蝸巢新技術公司里,換作誰過去,未必能進入采訪現場。我可以過去看看。”
陳逸森冷哼了兩聲,沒有說什么,看鄭仲湘決定。
鄭仲湘看了周培薇兩眼,還沒有等他做決定,林杰將手機遞給他看。
卻是林杰發了一條僅有一個問號的短信,給一個陌生號碼,然后這號碼回了一條短信過來:
“你們的測算模型有問題,鄭先生過不了多久,就會知道我的善意,現在都好自為之吧!”
“是那個撲街仔的號碼?”陳逸森湊過來看過短信,忍不住口出臟,問道,“吃完飯砸鍋,這tm算哪門子善意?!”
林杰默默的點頭,解釋道:“這是蕭良在香港用的號碼,一年多前他有用這個號碼聯系過我,剛好記得——剛才聽了他的話,我確實是太震驚了,忍不住發了一條短信,想要問他為什么這么做!”
陳逸森除了不滿林杰耳根太軟,有時候不辨是非外,卻也不懷疑他跟周培薇真會出賣鄭仲湘。
他們在星視的股份雖然很少,但對應市值也有七八億、十幾億港元。
不要說普通人了,香港一名高級金領,一輩子哪能賺這么多的財富。
這么大的利益跟鄭仲湘捆綁在一起,陳逸森不相信蕭良真能收買得了林杰、周培薇……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