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電報局持有香港電訊近六十億股,這些股票以五十億美元的現金外加一部分星視的新股進行置換,大東電報局會不會接受,周文霖他自己完全無從判斷。
當然合并交易方案里,現金的比例過高,其他董事會不會激烈反對,這也成了無法預料的事。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只能等消息吧。”陳逸森說道。
陳逸森他與林杰、周培薇都要算星視創始人團隊的一分子,地位比袁可飛以及借殼之后聘請過來的一些業內知名人士都要高;他個人在星視就持有0.6%的股份。
倘若星視的股價能支撐住,他相當于就擁有了十五億港元的財富——他之所以積極奔走,也確實是跟他的個人利益直接相關,現在也倍加痛恨蕭良這個攪屎棍,竟然妄圖破滅掉星視跟香港電訊的合并交易!
…………
…………
三天后星視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聲稱是得知新加坡電信意圖從大東電報局手里收購香港電訊的消息之后,臨時決定啟動對香港電訊的并購案。
在與各方經過七十二小時的緊急磋商后,星視目前擬決定以五十億美元的現金外加八億一千五百萬股新股,總計折價三百六十億美元,從包括大東電報局在內的香港電訊原股東手里,置換香港電訊全部的老股,完成兩家公司的合并,這將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并購案。
其中香港電訊的大股東大東電報局,將獲得五十億美元外加三億八千萬股新股,其他股東則全部置換成新股。
星視還計劃增發五千萬股新股,從投資機構手里融資二十億美元,外加金融機構借貸三十億美元,用于支付這次合并交易的現金部分——這么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合并后的新公司,僅需新承擔三十億美元的債務,是新公司完全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
在新聞發布會上,鄭仲湘聲稱星視與香港電訊倘若這次能完成合并,將成為一家市值高達七百億至八百億美元的全新公司,也將是他創辦、在香港證券市場僅次于其父鄭基勝長和實業的第二大上市公司。
星視與香港電訊的合并不是小事情,最終能否實施需要各自召開股東大會進行表決,還需要香港特區政府予以批準,整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但新聞發布會召開后,星視就重新進行交易,沒有繼續停牌。
不管鄭仲湘對蕭良有多恨之入骨,但也不敢借停牌將蕭良最后2%的持股鎖死,真要那樣搞的話,與之合作的投資機構(人)手里還持有20%的新股四月份過了鎖定期,也不要指望能順順利利減持。
蕭良已經在星視賺那么多錢,剩下2%完全可以不顧一切的砸盤出貨。
鄭仲湘最多只能在新聞發布會上,陰陽怪氣的指責一些人,明明從星視撈走這么多的好處,臨走卻又看不得星視的好,散布太多對星視不利的謠。
雖然受蕭良的提醒,不少投資人對星視以及科技股的走勢抱以悲觀的看法,但更多人早被全球持續五年的科技股行情沖昏了頭腦。
兼之這段時間全球科技股士氣如虹,看不出半點的跌勢,使得絕大多數的分析機構,都看好星視與香港電訊的合并。
受此利好消息的刺激,蕭良二月中下旬加快減持步伐,星視的股份卻還分毫沒有下跌。
三月上旬微軟被判違反《謝爾曼法》,主審法官正式裁決微軟要一拆為二,乃是美國近二十年最為嚴厲的一份強行拆分判決,微軟市值快速滑落到四千億美元以下,全球科技股籠罩上密布雷霆閃電的鉛云。
三月初納斯達克指數一度上漲至五千點,在過去一年收割了逾一倍的漲幅,但微軟拆分判決出臺后,五天時間納斯達克暴跌18%。
亞馬遜、ebay等互聯網電商三月份紛紛出爐的年報成績也遠不及市場預期,對除了微軟之外,思科、戴爾等科技巨頭的拋單史無前例的增加,都加速全球科技股的下滑。
擔心全球科技股的調整,會影響到合并,星視與香港電訊三月中旬再次宣告停牌,直到三月底在相關強勢人物的推動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合并,再以合并后的新公司重新上市交易。
合并之后的星視電訊,就已經是市值高達五千三百八十億港元的超級巨物,合并當天股價還上漲了10%,市值一度無限接近六千億港元。
接下來兩天是周末時間,周末過后就進入四月,星視電訊股價在四月第一周就迎來50%的暴跌,市值滑落到三千億港元以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