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眼鏡,他再次審視起來,眉頭漸漸擰成一團。
“不可能……這培養基的優化數據,精確到小數點后四位,穩定性甚至超越了國際水平!”
“還有這青霉素提純報告,效價、純度、生產周期的數據,完全是說謊。”
另一位院士也覺得不太可能:“我之前可從來沒有聽說過南至市的第二制藥廠。”
部長看向旁邊的助理員。
助理員翻了翻手中資料:“第二制藥廠是半年前辦的廠,他們廠申請的青霉素研究項目,立項時間是在……三個月前。”
三個月前?
三個月的時間給出這樣的實驗成果,簡直就像個笑話。
部長的血也冷了,面色發沉:“如果這是造假。第二制藥廠是怎么說服省軍區后備部,直接把文件遞到我桌上的?”
助理員額頭冒汗:“我去打電話。”
部長說:“我親自來。”
電話那頭一陣忙音后,終于傳來沉穩的聲音。
部長神色冷峻:
“我是總后勤衛生部部長。麻煩讓你們后備部部長接電話。”
片刻沉默,接線員的聲音換成了另一個低沉的男聲。
部長單刀直入:“你們兩天前送來了一封關于青霉素菌種迭代及工藝優化的報告,這份報告的實驗數據,我們懷疑有造假的嫌疑。”
說到“造假”二字時,他特意加重了語氣。
不知道對方說了什么,部長態度居然緩和了下來:“好,我知道了。”
掛斷電話后,幾雙眼睛齊齊的盯著他。
部長說:
“這個項目的主導人是之前研發出瘟青一號研究員,有一定可信度。”
“先買票,我派讓幾個專家親自去核查。”
付院士一怔:“瘟青一號研究員?”
那不就是時櫻嗎?
部長:“對,是她。”
付院士把拳頭攥了緊緊了松:“這次核查讓我去,我也想見識見識這位研究員。”
旁邊的崔院士有些忍不住了,老付不會真信了吧?
“如果這數據是真的,我國卡脖子的抗生素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但是三個月的時間,實在太短了”
部長嘆了口氣:“是與不是,等專家看完再說,我們比誰都希望它是真的。”
這倒是。
……
滬市制藥廠。
場長辦公室。
一群研究員急得實在有些上火。
這已經三四天過去了,衛生部那邊還沒有個信。
石頭砸下都有水花,再怎么說,也應該先回一通電話吧。
廠長也挺疑惑:“是不是我們的文件沒交上去?衛生部還沒收到?”
“這不可能啊,我們走的是加急通道,而且也是省上送遞的,不可能出差錯。”
最后廠長拍板:“打電話問一問吧——”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