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莫急。\"趙牧的聲音平靜依舊,帶著掌控全局的從容,輕聲道,\"等火候到了,這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但這第一步......\"
趙牧指尖輕輕點在代表河西的那個點上,發出嗒的一聲輕響。
\"河西之地!\"趙牧抬眼,看向李承乾,問道:\"殿下可還記得,此前朝堂之上,侯君集尚未伏誅,北征籌備受阻之際,殿下曾力排眾議,在群臣面前獻上的三策?\"
李承乾微微一怔,隨即眼中爆發出更亮的光芒!
仿佛塵封的記憶瞬間被點亮!
那可是自己這向來頹勢的太子,如今能坐穩東宮大位的開始啊,如何能不記得?
當時還是因為趙兄跟自己建這河西三策,才讓自己重新獲得了父皇的信任,才有了自己如今這權傾朝野的實力。
雖說近來因為前方戰事,自己對于河西三策的施行,并未如同以往那般關注良多,但他也并未放手。
畢竟那北征大軍的糧道,還是依托那西域商路和沿途稅關建設的糧倉呢.......
一想到此處,李承乾頓時又激動了起來。
“先生那河西三策,孤自然不會忘記!”
\"河西榷場!\"
\"河西軍屯改制!\"
\"增設市舶司!\"
李承乾幾乎一字一頓,脫口而出!
這三個政策,是趙牧當初在流芳榭中為他謀劃,再由他以強硬姿態在朝堂上拍板定下的!
彼時,他剛剛開始展露鋒芒,這三個政策,正是趙牧為他設計的扭轉頹勢,籌措軍資,并嘗試改變朝廷治理邊疆模式的破冰之舉!
也是在群臣眼中,他真正開始展現出超越勾欄紈绔印象的關鍵轉折點!
\"先生的意思是......\"李承乾的聲音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興奮,問道,\"河西三策,并非孤立之舉?\"
\"而是為今日草原之策,埋下的伏筆?\"
\"是試金石?!\"
趙牧嘴角那絲極淡的弧度似乎深了一分,他微微頷首:\"殿下明鑒,\"河西,本就是草原之策的縮影,算是投石問路,亦是經驗積累。\"
說著,趙牧指尖又在棋盤上河西的位置輕輕畫了一個圈,仿佛在勾勒一幅無形的藍圖,繼續輕聲說道:\"殿下你看,當初選定這河西榷場的位置,可不正是方才你我商議的控其路之雛形?\"
李承乾聞聲,想了想河西榷場的位置,再一想方才趙兄所說的控其路之策,頓時恍然大悟!
“還真是!”
“先生可真是高瞻遠矚!”
“別說孤沒想到,怕是滿朝文武都不曾會想到。”
“先生這河西三策,不光能解決朝廷財政困局,又能使得前方將士糧草軍資不曾短缺,到如今戰事結束,薛延陀滅國.....”
“竟還能拿來,將其利用在助我大唐徹底收服這蠻荒之地!”
“先生......大才!”李承乾說到激動處,自是又拱手拜謝。
可還未等他繼續慷慨激昂,卻見趙牧一臉謙虛的擺擺手,“行了,我的太子殿下,別老恭維我趙牧了,咱們還是先說正事!”
說罷,也不等李承乾回應,他便又自顧自直接問道:\"殿下,當初我提議殿下重開并擴大官方榷場,嚴控胡漢貿易,抽取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