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這些天也沒少去請見,商議,可那英國公卻是一直裝聾作啞,充耳不聞......
所以,這千頭萬緒,最終還是得自己拿主意。
天可憐見,我煉器也不過一個小小的東宮詹事府主簿啊......
李安期腹中沉吟良久,終于下定決心。
“傳令下去。”
“第一,從明日開始,所有勞役,每日增加半兩肉干!”
“糧食粥,加稠一成!”
“由本官親自監督分發,誰敢克扣,軍法從事!”
他心想必須先穩住最基本的人心。
“第二,明日抽調一部分人手,將俘虜營地窩棚用草氈毛氈盡力修補,務必防風!”
“再選避風處挖幾個大地窩子,供體弱病者暫避風寒!”
“所需草氈毛氈,我會去向英國公申請,看能否從繳獲中撥付一部分。”
“第三,官牧場那邊,加大獸醫巡視力度!”
“太仆寺和工部匠師,將你們在皇家苑囿和河西的經驗都用上,重點解決牲畜凍病問題!”
“告訴那些不是俘虜的牧工,好好干!”
“開春后第一批羊羔成活率高的,按約定分成,絕不食!”
“第一批愿意將家眷接來安置的,優先安排,使團負責協調!”
“第四,他看向老屯長,王老,你經驗足,從河西帶來的吏員里挑些精干人手,仿照河西模式,在勞役中試行工分制!”
“表現勤勉,有特殊技藝的,記工分!”
“工分可換糧食,布匹,鹽茶,甚至少量錢帛!”
“告訴他們,熬過這個冬天,待城筑好,牧場穩定,朝廷不會虧待出力之人!”李安琪頓了頓,聲音帶著一絲狠厲道:“但是!凡有煽動鬧事,怠工破壞者,一經發現,立斬不赦并懸首轅門!”
“且不論其是俘虜營勞工,還是自發投降的牧民!”
“我大唐想要立足扎根于此,恩威并施,方是正道!”
“明白了!”老屯長和匠師們精神一振。
這樣一來,雖然條件依舊艱苦,但總算能讓那些人看到了點活路和盼頭,他們知道,只要人能看得到希望,總會安分許多。
這一點,不分什么南北,不分民族,都一樣的!
能活的好好的,誰又會出來挑事兒呢?
而且如今有了具體措施,他們就知道該從何入手了。
于是紛紛準備起身告退,按照李主簿定下方略卻行事了。
可還未走,卻被李安期叫住了。
“還有一事.....”
“那被英國公派人剿滅的那幾個部落,把人頭都掛出來!”
“剛才我光想著恩威并施,卻忘了這事草原。”
“還是需要人頭震懾一番!”
“如此才能使得我方才的策略起到作用。”
“所以告訴下面的人,把人頭掛出來,再把這些例子也宣揚出去,好讓所有人都知道,跟著大唐朝廷,有飯吃有活路!”
“想學那幾個部落的,死路一條!”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