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牧笑了笑:“秦老爺也是關心則亂。”
“種植之道,本就需精心細致,因地制宜,隨時調整。”
“紙上得來終覺淺,如今既然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了便是。”
“后續按我說的做,豐收可期。”
他頓了頓,意味深長地補充道:“畢竟.......這里頭也有我的三成分子不是,我可不想我的投資打了水漂。”
“更何況,此物若成于天下萬民有益。”
“于東宮太子殿下……后續的一些謀劃,也至關重要。”
“所以.....你懂得!”趙牧心想我都說的這么明白了,你這大唐趙國公,李承乾的親舅舅,應該能聽得明白了吧?
李世民聞,卻是抬起頭,深深看了趙牧一眼。
此時他心中更是篤定此人乃經天緯地之才,且心懷天下!
想了想,李二拱起手,一臉鄭重道:“小友說的,老夫都放心!”
“而且還請小友放心,老夫定當竭盡全力,將此物推廣天下!”
“絕不會讓小友的心血白費,不讓太子失望!”
此時,下人已在不遠處河畔的涼亭內備好了清茶點心。
李世民邀趙牧過去小坐歇息。
清風拂過河面,帶來絲絲涼意。
兩人對坐,品著香茗。
李世民心情極佳,看著眼前長勢喜人的棉田,仿佛看到了大唐光輝的未來。
歇了一陣后,李二卻像是想起什么趣事,閑聊般開口道:“說起這精心栽培,等待收獲,倒是讓老夫想起如今京城里的一件熱鬧事。”
“趙小友可知,那些通過了府試的寒門舉子們,如今正分在各衙門見習?”
趙牧吹了吹茶沫,懶洋洋地“嗯”了一聲,示意自己在聽。
李世民繼續道:“聽說啊,起初可是鬧了不少笑話。”
“那些寒門子弟,雖說考卷答得漂亮,可真到了實務衙門,竟是手足無措,鬧了不少笑話。”
“不是被老吏們支使著干雜活,就是被晾在一邊無人問津,舉步維艱吶。”
“呵,那些世家出來的官員胥吏,面上客氣,背地里可沒少使絆子。”
他說著,語氣帶著一絲仿佛局外人看熱鬧的調侃,實則眼角余光卻在仔細觀察趙牧的反應。
趙牧啜了口茶,神色平淡,仿佛在聽一件與己無關的市井傳聞:“哦?”
“還有此事?”
“我最近窩在山莊里,沒怎么回長安,這些倒是沒太關注。”
李世民笑道:“不過近來似乎好了不少。”
“聽說太子殿下動了真怒,又是下諭令,又是派巡查,還狠狠處置了一個出頭鳥,竟把禮部從六品上的鄭員外郎,都直接流放三千里!”
“這下,各衙門的風氣為之一肅,那些寒門秀才的日子好過多了。”
“太子殿下此舉,倒是雷厲風行,大快人心吶。”李二語氣中帶著對太子的贊許,明顯是想聽聽趙牧對李承乾這番手段的評價。
趙牧放下茶杯,目光投向波光粼粼的河面,淡淡道:“殿下此舉,于當下而確是必要,也做得不錯,實在是世家大族有些做的太過了!”
“殺雞儆猴,敲山震虎,能迅速穩住局面,讓那些寒門學子得以喘息,才能有機會接觸真正的實務。”
李世民點頭,正待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