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二鳥,算計得倒是精準。”
李世民倒吸一口涼氣,眼中猛地爆出駭人精光:“投毒?!\"
\"是誰?竟敢如此大膽!”
似乎是說出來后感覺不對勁,李世民又找補道:\"眼下棉花推廣種植可不僅僅是我秦府的產業,更乃是朝廷國策,是大政!”
“究竟是誰敢如此膽大包天?\"
“誰最不愿看到嶺南棉業成功,便是誰。”
趙牧語氣依舊淡然。
“馮盎已與朝廷合作,得益匪淺,不會自斷財路。”
“尋常俚人,無此膽量,更無此精巧心思。”
“必是外人勾結內鬼所為。”
“秦老哥不妨讓那邊的人,立刻沿著灌溉水系往上查,尤其是水源地附近,近日可有陌生面孔出入?可有被收買的俚人行為異常?”
他略一沉吟,繼續道:查出實證之前,倒也不必大動干戈,免得打草驚蛇。”
“可雙管齊下。”
“明面上,可依俚人風俗,舉行一場凈水祭,禱告山川神靈,實則趁機動用可靠人手,于水源及溝渠中大量投撒草木灰。”
“此物堿性,可中和緩解多數草木毒素,且對土壤無害。”
“暗地里……”趙牧嘴角勾起一絲若有若無的冷嘲:“……可讓李晦那邊,故意放出風聲,就說棉田接連遭劫,乃是棉神發怒,降下詛咒。”
“但凡心懷鬼胎,參與投毒之人,必將遭報,家中人畜不安,夜不能寐。”
“鬼神之說,用之正,亦可破邪。”
李世民聽得心潮澎湃,方才的焦躁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殺意和豁然開朗的明晰。
他猛地一拍大腿:“此計甚妙!小友真乃神人也!”
“老夫這便去安排!”
他再也坐不住,起身匆匆告辭,腳步比來時更加急促,卻充滿了方向。
幾日后,嶺南高州棉田。
根據長安密令,李晦立刻行動。
一邊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凈水祭”,暗中撒灰解毒。
一邊讓心腹之人將“棉神詛咒”之散播出去,說得活靈活現。
效果比預想的更快。
不過兩日,一名負責看守一處偏僻水源口的俚人青年,在深夜時分連滾帶爬地找到李晦的親隨,臉色慘白,渾身發抖,跪地磕頭不止,哭著用俚語混雜著生硬漢語坦白。
原來,前段時間有個陌生漢人給了他一大袋鹽巴和一把鋒利鐵刀,讓他將幾包熬得黑乎乎的草藥汁,分幾次倒入水源中。
他起初不知是何物,只見棉田真的出事,又聽了“詛咒”之,嚇得魂飛魄散,夜夜噩夢,這才前來悔過。
他哆哆嗦嗦地描述了指使他那漢人的相貌特征,以及丟棄藥渣的大致方位。
李晦立刻派人按圖索驥,果然在不遠處的山林里找到了殘留的藥渣罐子,以及幾枚模糊卻并非俚人常穿的靴印。
人證物證,初步到手。
李晦看著那罐散發著怪異氣味的藥渣,眼神冰冷。
風暴,已然嗅到了氣息。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