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的燈火亮了一夜。
李承乾返回后,毫無睡意,立刻召來絕對忠誠的東宮屬官,將趙牧點撥的幾點疑竇細細分派下去,要求他們動用一切隱秘渠道,在天亮前盡可能多地核實線索。
他自己則鋪紙研墨,將方才與趙牧的對談,以及自己梳理出的破案思路,條理清晰地寫成一份密奏,字字斟酌,務求一擊必中。
拂曉時分,宮門初開。
李承乾手持密奏,直奔兩儀殿。
他知道,這個時辰,父皇通常已在批閱奏疏。
李世民果然已在殿中。
貢院弊案他昨夜已知曉,正為此事震怒且棘手。
世家此舉太過陰毒,直接沖擊科舉公平和朝廷威信,但對方手腳干凈,留下的所謂“證據”看似鐵板一塊,一時竟讓他有種無處下手的憋悶感。
見到太子一臉肅穆卻又目光堅定地進來,他放下朱筆,沉聲道:“承乾,何事如此匆忙?”
“父皇,兒臣為貢院弊案而來!”
李承乾將密奏高舉過頂。
“兒臣已查明,此案漏洞百出,實乃構陷!”
“此為兒臣梳理的疑點及查證方向,請父皇御覽!”
王德接過密奏,呈于御案。
李世民快速瀏覽著,越看,眼中的怒意便越是轉化為驚異和銳利的光芒。
紙張來源,時間矛盾,銀錢線索,驗尸關鍵……太子所呈的這幾條思路,每一條都精準地打在了案件最可疑,最薄弱的環節之上,與他昨夜感到的違和處不謀而合,且更為具體,更具可操作性!
這絕非太子平日能獨自想到的層次。
李世民瞬間明了,這背后定然又有那位“高人”的手筆。
但此刻他無暇細究這個,破案才是第一要務。
“好!好!承乾,你做得很好!”
李世民猛地合上奏疏,臉上多日來的陰霾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掌控一切的帝王銳氣。
“有此方向,何愁奸佞不除!”
他沒有任何猶豫,立刻下達一連串命令,效率高得驚人:
“傳朕密旨:令大理寺卿戴胄,即刻選派其手下最得力,口風最嚴的仵作,重新驗尸!重點查驗脖頸勒痕,指甲縫殘留,口中異物,朕要最詳盡,最確切的尸格!”
“令百騎司都尉,親自帶人,秘密控制長安城內所有售賣薛濤箋的文房店鋪掌柜及伙計,隔離訊問,嚴查近五日所有購買記錄,尤其是大宗購買者,名單即刻呈報!”
“令京兆尹,配合百騎司,派精干吏員,仔細甄別那袋賄銀,每一枚都要查看是否有特殊戳記。同時,暗中監控所有與崔,盧等家往來密切的錢莊,銀樓,若有異常,立刻報來!”
“所有行動,務必隱秘,若有走漏風聲者,以同謀論處!”
皇帝的意志通過最可靠的渠道,化作無聲卻迅疾的行動。
百騎司的精銳如同暗夜中的幽靈,悄無聲息地撲向各自的目標。
效率之高,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不過兩個時辰,初步結果便陸續密報至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