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唐民報》再次證明了其在輿論場中的巨大能量。
它沒有嘶聲力竭地吶喊,而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揭露真相的方式,巧妙地瓦解了暗處的抵抗,重新將民意引導至支持朝廷改革的軌道上。
一場潛在的風波,就這樣消弭于無形。
而朝野上下,似乎又邁過了一道坎兒。
秋夜微涼。
龍首原山莊早早點起了燈。
書房里,炭盆燒得正暖,驅散著一絲寒意。
趙牧正獨自擺弄著一副殘局呢。
門外卻傳來熟悉且刻意拉長的嘆息!
“唉......趙小友啊!”
“今日可得陪老夫喝兩盅,解解愁!”
趙牧聞聲扭過頭,卻見秦老爺眉頭擰著個疙瘩,臉上堆滿了愁容,進門就直接一屁股坐在自己對面。
這老家伙現在是越來越不客氣了。
拎起溫在爐子上的酒壺,就給自己斟了滿滿一杯,還仰頭就灌了下去,哈出一口酒氣。
趙牧斜眼看了看他,搖了搖頭沒說話。
只是卻將手邊的花生碟子往他那邊推了推。
“唉,趙小友,你是不知道,老夫這幾日,真是焦頭爛額啊!”李世民放下酒杯,便開始大倒苦水,語氣那叫一個真切刀,“朝廷這新政,好是好啊,可落到我們這些做買賣的頭上,真是要了親命了!”
他掰著手指頭數落:“先說那審計司,好家伙,跟閻王殿似的!”
“底下那些管事,賬房,現在一個個縮手縮腳,生怕哪筆賬目不清不楚就被逮去問話。”
“以前吧,有些開銷靈活些,也就過去了,現在?”
“屁大點事兒都得留痕備查,生怕說不清楚!”
“這生意還怎么做?光是效率就慢了一大截!”
“還有那輪換制!”李世民聲音拔高,顯得更愁了,“我在江南那幾個州的生意伙伴,都是十幾年交情的老熟臉了,彼此知根知底,生意往來也順暢。”
“結果好嘛,一紙調令,全換了!”
“新來的官兒臉是生的,脾氣秉性一概不知,是貪是廉?”
“是通情達理還是刻板教條?”
“全得重新打點,重新揣摩!”
“這得耗費多少精力,多少銀錢去打點關系?”
“成本嘩嘩地往上漲!”
“這……這還真是朝廷一動嘴,我們跑斷腿,錢袋子遭殃啊!”
他唉聲嘆氣,偷眼去瞧一不發趙牧,見對方還在一臉認真的研究棋局的,仿佛沒聽見似的,便又加重了語氣,試探著問道:“趙小友,你見識廣,給老夫說道說道。陛下這般……這般雷厲風行,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大,太急了點?”
“就不怕底下承受不住,生出更多亂子來?”
“老夫這心里,實在是……擔憂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