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麗正殿內,燭火搖曳,將李承乾沉思的身影投在墻壁上,拉得忽長忽短。
他面前攤開著市署送來的最新簡報,上面依舊記錄著官驗推行遇到的種種軟釘子。
然而,此刻他臉上的焦躁卻平息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思索。
他反復咀嚼著那句“劃條線,線里各顯神通”的比喻,初時只覺得是市井智慧,但越想越覺得其中蘊含著大道至簡的哲理……
“是了……是了!”李承乾眼中光芒漸亮,之前的焦躁被一種沉靜的明悟取代,“孤之前只想著一刀切下,讓他們按孤的規矩來,卻忘了水至清則無魚。”
“正所謂堵不如疏,與其強逼他們亮出底牌,不如為他們劃下不得不遵守的底線。”
“而后在這底線之上,自有利字驅動他們去爭去搶……甚至,去互相牽制!”
思路一旦清晰,太子立刻召來馬周……
他立刻召來馬周和幾位精干的心腹屬官,不再糾結于如何強行推行那阻力巨大的全面報備制度,而是圍繞著“劃定底線,利益引導,分化瓦解”的核心,重新調整了一套更細致,更具操作性的策略。
“傳令給市署,”李承乾的聲音恢復了往日的沉穩和決斷,帶著一絲成竹在胸的冷靜,“關于官驗之事,策略需做調整。”
“暫不強制要求所有商戶立即,全面報備其原料明細。”
他清晰地向屬下闡述新的方案要點: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搶占輿論高地。
他要求馬周親自督導,《大唐民報》必須在接下來一期的頭版顯要位置,刊登一篇重磅文章,標題暫定為《官驗非為窺秘,實為良商護航......從毒染料案看市場秩序之必須》。
這篇文章不能是干巴巴的公文,必須用通俗易懂,甚至略帶情感色彩的語,再次深刻剖析毒染料案給普通家庭帶來的慘痛教訓,以無可辯駁的事實點明設立安全底線的極端必要性。
文章要明確強調,官驗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杜絕毒害百姓之事重演,是為了保護絕大多數守法商戶的聲譽和長遠利益,絕非為了窺探任何人的祖傳秘方。
同時,要釋放出強烈信號:朝廷鼓勵并全力保護誠信經營,工藝創新,對于主動擁抱新規,產品安全可靠的商戶,將給予實實在在的,看得見的支持。
其次,在具體操作層面,變“強制”為“引導”。
對于自愿率先申請接受官驗并通過隨機抽檢的商戶,朝廷將給予一系列實實在在的,令人眼熱的好處.
由市署統一制作樣式醒目,難以仿造的“官驗合規”標識木牌或錦旗,允許其懸掛于店鋪最醒目位置,成為最好的活廣告。
商號名稱,主打合規產品名錄及官驗通過信息,可在《大唐民報》上獲得定期,免費的公示宣傳,借助報紙的巨大影響力提升知名度。
然后在即將開始的宮中,各部司乃至宗室勛貴的年節采買,物資定制中,在品質價格相近的情況下,必須優先考慮這些擁有官驗背書的商戶。
這將是一塊巨大的,誘人的蛋糕。
“此外,”李承乾目光銳利地掃過眾人,語氣轉冷,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光給甜頭還不夠。”
“令百騎司,動用精干人手,給孤仔細地,不動聲色地查查顏料同業行會那幾位上躥下跳最厲害的大會首,特別是那個劉掌柜和孫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