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悄悄投向了穩坐如山的太師李崇義。
他的態度,才是關鍵。
李崇義臉上看不出絲毫情緒,手中的茶盞輕輕晃動著,仿佛在欣賞杯中茶葉的沉浮。
直到場內的附和聲漸漸平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身上時,他才緩緩放下茶盞,抬起眼皮。
他的目光先是在對面何高軒臉上停留了一瞬。
隨即轉向龍椅上的皇帝,臉上露出一抹極其公式化的、看不出真心的笑容,聲音平穩地說道:
“陛下既有此雅興,老臣自然亦覺此議頗佳。”
“吳狀元年輕有為,武藝超群,若能舞槍助興,確能為佳節添彩。老臣,附議。”
太師一開口,仿佛堤壩決了口,他身后那些原本保持沉默的保守派官員們立刻像是被解除了禁制一般,紛紛忙不迭地開口:
“太師所極是!臣附議!”
“能睹吳狀元槍法,乃臣等榮幸!”
“陛下圣明!”
一時間,場內似乎呈現出一派“眾望所歸”的景象。
然而,細心之人卻能發現,那些清流中立派的官員,自始至終都未曾發。
他們只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冷眼旁觀著這場突如其來的“助興”表演背后可能隱藏的波瀾。
皇帝趙真似乎對下方官員們的心思洞若觀火,卻又故作不知。
他見兩位大佬都已“同意”,臉上露出了更加暢快的笑容,撫掌道:
“好!既然諸位愛卿都無異議,那便如此定了!”
他的目光轉向勛貴席間的吳承安,笑道:“吳愛卿,那就請吧?讓朕與諸位愛卿,都開開眼界。”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吳承安身上。
吳承安深吸一口氣,起身離席,穩步走到御花園中央那片特意留出的空地上。
他先是對著龍椅上的皇帝和皇后躬身行了一禮,聲音清朗卻不卑不亢:
“微臣吳承安,領旨。”
隨即,他面露難色,拱手道:“只是……陛下,微臣今日入宮赴宴,并未隨身攜帶兵器。”
“若要舞槍,還需向禁軍的弟兄們,借一桿長槍一用。”
眾人聞,皆覺合情合理。
赴宴豈有帶兵刃之理?
然而,皇帝趙真卻哈哈大笑起來,笑聲中帶著一絲早有準備的意味:
“吳愛卿說笑了!你乃是我大坤王朝的武狀元,將來要執掌千軍萬馬的將領,豈有用他人兵器的道理?”
“尋常兵刃,怎配得上愛卿的身手?”
他這話讓眾人一愣。只見趙真輕輕一揮手,對身旁的內侍吩咐道:
“來人,去皇宮寶庫,將朕珍藏的那桿‘龍膽亮銀槍’請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