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意已決”這四個字如同定音錘,狠狠敲在每個人心上。
“祖宗疆土,豈容尺寸與人?將士血仇,豈能不了了之?”
趙真的聲音陡然提高,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絕:
“求和?割地?賠款?此等喪權辱國之議,休要再提!誰再敢和,視同通敵!”
他冰冷的目光如同實質般刺向李崇義、朱文成等人,讓后者不由得心中一寒,下意識地低下頭。
趙真繼續道,語氣變得無比堅定:“丟失的城池,就要用實力奪回來!陣亡將士的血債,就要用敵人的頭顱來償還!”
“朕相信吳承安!相信朕沒有看錯人!”
他看向唐盡忠、蔣正陽:“兵部聽令!即刻以八百里加急通傳幽州及各相關州府,武狀元吳承安即日啟程,奔赴幽州前線!”
“沿途所有關卡、驛站,務必全力保障,不得有誤!令其抵達之后,協助韓將軍,整軍備戰,伺機收復失地!”
“陛下!”李崇義還想做最后的掙扎。
“太師不必多!”
趙真直接打斷他,語氣冰冷:“此事,朕心意已定!朕,要真正自己做主一回!”
他這話,意有所指,充滿了對以往被掣肘的不滿和今日獨斷乾綱的決心!
“至于風險……”
趙真深吸一口氣,目光變得深邃而銳利:“朕自然知曉!但國勢如此,豈能因噎廢食?”
“唯有歷經血火錘煉,方能鍛造出真正的國之利器!”
“朕,愿意承擔這個風險!也相信吳承安和邊關將士,不會讓朕失望!”
“此事,就此定論!退朝!”
說完,趙真不再給任何人反駁的機會,猛地一甩袖袍,轉身大步離去,留下一個決絕而充滿力量的背影。
大殿之內,群臣愕然。
李崇義等人臉色鐵青,卻又不敢再公然反對盛怒下的皇帝。
何高軒、唐盡忠等人則是心中一塊巨石落地,涌起一股激動和豪情!
皇帝,終于強硬了一回!
而所有的希望和壓力,此刻都聚焦在了那個即將遠赴邊關的少年身上。
大朝會剛散。
文武百官如同潮水般從莊嚴的大殿中涌出,三三兩兩,低聲議論著方才朝堂上尚未完全平息的風波,準備各自返回衙門處理公務。
然而,就在通往宮門的白玉石階上,一場意料之中的、充滿火藥味的對峙發生了。
以太師李崇義為首的保守派官員,故意放慢了腳步,恰好擋住了以御史大夫何高軒、兵部侍郎唐盡忠和蔣正陽等改革派官員的去路。
李崇義停下腳步,轉過身,臉上帶著那種慣有的、居高臨下的淡漠表情。
目光掃過何高軒等人,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飾的嘲諷弧度,聲音不大,卻足以讓周圍尚未走遠的官員們都聽得清清楚楚:
“何大人,唐大人,蔣將軍……今日天氣不錯,看來諸位心情也很好啊?”
他先是故作輕松地寒暄了一句,隨即話鋒陡然變得尖酸刻薄: